印度佛教思想史

印度佛教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释印顺
出品人:
页数:3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6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4789
丛书系列: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图书标签:
  • 佛学
  • 宗教
  • 佛教
  • 思想史
  • 印度佛教
  • 印顺
  • 历史
  • 释印顺
  • 印度佛教
  • 思想史
  • 佛教哲学
  • 宗教文化
  • 古代思想
  • 佛学研究
  • 印度历史
  • 佛教发展
  • 思想演变
  • 宗教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印度佛教思想史》内容简介: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等,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自序凡例第一章 “佛法” 第一节 佛法兴起与印度的时代文明 第二节 释尊略传 第三节 中道正法第二章 圣典结集与部派分化 第一节 舍利塔与结集 第二节 部派分化与论书 第三节 部派思想泛论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法” 第一节 初期大乘经的流布 第二节 深智大行的大乘 第三节 方便易行的大乘第四章 中观大乘——“性空唯名论” 第一节 龙树及其论著 第二节 龙树的思想 第三节 提婆的“百”论第五章 后期“大乘佛法” 第一节 后期大乘经 第二节 如来藏我思想的特色第六章 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 第一节 说一切有部 第二节 譬喻·分别说·正量-大众部 第三节 经部兴起以后的综合学派第七章 瑜伽大乘——“虚妄唯识论” 第一节 瑜伽行者与论书 第二节 瑜伽行者对一般大乘法的见解 第三节 瑜伽行派学要第八章 如来藏与“真常唯心论” 第一节 般若学者的佛性说 第二节 融唯识而成的“真常唯心论” 第三节 如来藏与“如来论”第九章 瑜伽·中观之对抗与合流 第一节 瑜伽与中观论师 第二节 瑜伽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观学的复兴 第四节 对抗与合流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 第一节 “秘密大乘”的时地因缘 第二节 如来(藏)本具与念佛成佛 第三节 金刚乘与天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印顺还是懂佛学的。不过缺陷就是不懂梵文,所以无法翻译过来产生的问题。 也不能乱批评,所以附上自己的见解。 印度佛教哲学概要 木星 印度文化的主流是婆罗门教,后来演化成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其它印度宗教都是对婆罗门教的反思。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主张有...  

评分

印顺还是懂佛学的。不过缺陷就是不懂梵文,所以无法翻译过来产生的问题。 也不能乱批评,所以附上自己的见解。 印度佛教哲学概要 木星 印度文化的主流是婆罗门教,后来演化成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其它印度宗教都是对婆罗门教的反思。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主张有...  

评分

印顺还是懂佛学的。不过缺陷就是不懂梵文,所以无法翻译过来产生的问题。 也不能乱批评,所以附上自己的见解。 印度佛教哲学概要 木星 印度文化的主流是婆罗门教,后来演化成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其它印度宗教都是对婆罗门教的反思。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主张有...  

评分

印顺还是懂佛学的。不过缺陷就是不懂梵文,所以无法翻译过来产生的问题。 也不能乱批评,所以附上自己的见解。 印度佛教哲学概要 木星 印度文化的主流是婆罗门教,后来演化成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其它印度宗教都是对婆罗门教的反思。婆罗门教主张种姓制度,主张有...  

评分

印顺法师将佛法分为四个悉檀,即四个成就的次第,其中以般若性空为主的初期大乘佛法是“对治悉檀”对治众生的根性;以如来藏为主的后期大乘佛法是“各各为人悉檀”对众生说法使其正信;以密教为主的秘密大乘佛法是“世间悉檀”随顺众生所乐而说法;而其中以四阿含为第一义悉...

用户评价

评分

有难度,还需深研

评分

可以说是印顺大师晚年对印度本土的佛教思想的一次精要梳理。大师的《佛法概论》、《中观论颂讲记》、《摄大乘论讲记》则分别是对原始佛教、大乘中观、大乘唯识的深入讲论。据说印顺导师还有一本《楞伽经》的讲记,我至今没有找到,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评分

内容很详实,初读需要慢慢消化!

评分

比较好。

评分

印度波罗王朝末期及后期的斯那王朝时,回教的侵入到达印度各地。欧丹多富梨寺与超行寺都被毁灭,那烂陀寺也只剩下七十人。十二世纪末,印度佛教渐渐地没落消失了!印顺法师感慨道:“义理高深的大乘佛法、神通广大的秘密大乘佛法对当时佛教的没落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唉!”《印度佛教思想史,p34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