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後現代”思潮的西學東漸
引論 是現代?還是後現代?還是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與導引
第二節 有關本論題的學術史迴顧
一 文學批評史研究層麵
二 文學理論史研究層麵
三 文學史研究層麵
四 思想史研究等層麵
第三節 相關學術史研究的傾嚮與問題
一 突齣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
二 “現代”與“後現代”關係認知的二元對立傾嚮
三 從“解構”走嚮“建構”的趨勢及其悖論
四 學科意識與知識倫理的改進問題
第四節 本書的闡釋方法與主要結構
一 理論方法與闡釋框架
二 主要內容與各章結構
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與“現代”的後果和問題
第一節 西方語境中“後現代主義”概念的用法和定位
一 術語史與概念探討的角度轉換
二 作為“現象”與“理論”的後現代主義及其特徵
三 後現代主義的地域與語境差異
四 後現代主義的形態與類型
五 “後現代主義”概念的大緻定位
第二節 全球與中國:“現代”的後果與問題
一 全球的“現代”語境及其後果和問題
二 中國的“現代”語境及其後果和問題
第三節 後現代的“問題語境”及其與現代關係的定位
一 從現象層麵看“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二 從敘事層麵看“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三 從曆史建構層麵看“現代”與“後現代”的關係
第二章 文學史敘事對“現代”的建構及其後現代轉型
第一節 文學史模式的轉換與“現代化敘事”的建立
一 “現代”與“現代文學”詞源略考
二 文學史:從進化論敘事到革命史敘事
三 文學史現代化敘事模式的建立
第二節 文學史分期與文學史敘事對“現代”的斷裂
一 文學史分期討論的問題分歧:延續抑或斷裂
二 文學敘事的“斷裂”與文學史敘事的策略
第三節 “現代”的迷思與反思:後現代視角的引入
一 現代化敘事的自我反思與“現代”的“再解讀”
二 後現代敘事的引入:“迷思”的解構與“現代”的重構
第三章 從“現代”中誕生:後現代文學譯介話語的發生與傳播
第一節 以“現代”之名:“後現代主義”在中國的早期譯介
一 譯名源考:從“後期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二 在“現代派”名下對後現代主義三大流派的早期譯介
第二節 走齣“現代”:後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關係的糾纏
一“現代”與“後現代”之爭:以袁可嘉為個案
二 兩種“現代”:從現代派之爭到僞現代派之爭
三 同一曆史語境:建築界“後現代”發生史的比較研究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傳播及其曆史語境
一從傑姆遜的接受史看後現代在中國傳播的曆史語境變遷
二理論旅行與跨語際實踐:後現代主義理論譯介話語的傳播
第四章 解構“現代”:後現代主義文學的欲望敘事與解構批評
第一節 先鋒文學與解構批評:主體、真實、意義的解構
一 先鋒文學的後現代解讀與解構批評的發展軌跡
二 主體、真實、意義:“現代”核心價值的反思與解構
第二節 斷裂敘事與削平深度:形式革命對意識形態的消解
一 欲望與欲望敘事的斷裂和意義的解構
二 從空間到時間:時間秩序的破壞與意義的消解
第三節 革命敘事與啓濛敘事的解構和先鋒文學的轉型
一 麵對“現代”欲望敘事:從“烏托邦”到“去烏托邦”
二 曆史與欲望的敘述:對革命敘事的解構與重構
三 存在與欲望的敘述:先鋒文學的推進與轉型
第五章 重構“現代”:在反思“後現代”中的理論建構
第一節 麵對中國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意識和理論自覺
一 一個導引:全球化話語與本土化話語的對接
二 一個討論個案:建構的智慧與解構的智慧的對話
第二節 從“語言”突圍:後現代性與漢語文化重建
一 解構詩學與漢語文化重建:以鄭敏為例
二 第三世界文化理論與“中華性”的建構:以張頤武為例
第三節 從解構到建構: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轉型及其問題
一 轉型的幾種路徑與取嚮:從陳曉明到王寜
二 解構基礎上的建構:關於建構與解構關係的探討
三 體製化與普泛化:後現代轉型的社會動因與前景
結語:是後現代的現代?還是現代的後現代?還是
參考文獻
後記
Contents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