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圆桌、三把椅子、三个人,成就了凤凰卫视的王牌脱口秀节目《锵锵三人行》。在名嘴窦文涛的主持下,两岸三地的精英人士轮番上台,针对热门新闻事件各抒己见。节目以个性化的表达,交流自由观点,与观众分享聊天趣味。
◆《锵锵三人行》于2004年、2006年两次入选“中国电视节目排行榜”的最佳谈话节目,2004年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2008年7月14日,由《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主办的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揭晓,《锵锵三人行》获得广播电视类 “清谈类栏目”中国标杆品牌称号。
◆放胆!放言!放松!伪君子不如真小人!
◆王蒙、陈丹青、王朔、刘震云、张承志、白先勇、傅佩荣。
◆文化名流的崎岖心路,百年中国的精神样本。
◆目录
◇王蒙:对“形而下”我愿意磕个头
◇陈丹青:我们都活在“五四”的后果里
◇王朔:文学语言你让我“规范”什么呀
◇许子东:张爱玲一生连“小团圆”也没做到
◇刘震云:好作家对生活要有不同“见识”
◇张承志: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坚持批判”
◇白先勇:念过大学没有理由看不懂昆曲
◇傅佩荣:儒学热满足了国人的文化乡愁
◆从五四精神到共和国记忆,从传统文化复兴到多元文化共存,从生命起伏到文学创作……
◆《锵锵三人行》,锵锵文化圈!
◇
◆《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三把椅子、三个人,秉承平民视角的清谈态度,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发表极具个人色彩的大胆言论,拥有浓厚的人文价值取向。
◆刘长乐——《锵锵三人行》到了窦文涛手里,伪君子不如真小人,大俗即大雅。观众将这个栏目比作老舍笔下的《茶馆》。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的十年就是窦文涛这个涉世不深的小混混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
◆程鹤麟——文涛和文道长期合作,至今还在合作,不论他们真实情况如何,至少表面看上去颇为相投,算是凤凰的文武双煞。
十多年前,窦文涛为即将开播的《铿锵三人行》造势,我依稀还记得当年他说的广告词:“这一次我把宝可全押上了。”,日后的事实证明,这一次他的宝大大地押对了,虽然窦文涛自谦地说:“《铿锵三人行》的十年就是窦文涛这个涉世不深的小混混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但《铿锵三...
评分凤凰卫视向来能够出一些好节目,“锵锵三人行”就是其中一个。窦文涛是个有情怀的人,所以那一批人也是那么有情怀。也许这个节目比起其他综艺节目并不为人所那么知,但是有空看看这个节目真的是一种自我的洗礼。于是《锵锵》出书了。 看过视频以后,看着书上,都能把他们对话的...
评分窦文涛:一个人想要过得很幸福其实很简单,难的只是人们往往都想要过得比别人幸福。 茅于轼:都说千里马需要伯乐,那么谁又来发现伯乐呢?是不是还需要伯乐的伯乐。。。这样下去就没边了~说明了监管的困境。 许子东:这是我对社会认识的一大进步,也是我对人生信仰的一大退步...
评分王蒙——对「形而下」我愿意磕个头 王蒙:而且毛主席生怕大家忘了革命传统,变得只知道过日子挣钱。他觉得通过一次又一次斗争可以振奋人的革命精神,能够使人不至于庸俗化、私利化,不至于变成资产阶级。 徐子东:但历史是这样发展的,这个不碰钱的人现在印在了所有人民币上...
评分《锵锵三人行》这档节目,还真的很难定位,好像社会奇闻、名人轶事,诸多话题,被窦文涛和另外两个人抓起来就聊,聊着聊着又岔到别的什么话题上去了。说是散,好像长期看下来,又有它的某种魔力在,让人看着上瘾,大呼上瘾。 既然是这个节目出书了,而且是拉了一堆响当当的名人...
推荐+0 还是看视频比较有意思
评分还是直接看节目好了……这种书其实有点浪费纸张
评分窦文涛真有学识,我好喜欢你呀。
评分突然发现,老爸送的书,风格有些混杂啊...
评分突然发现,老爸送的书,风格有些混杂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