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埃科,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代表作《玫瑰的名字》全球销量超过一千六百万册,译成三十五种文字。另有重要作品《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密涅瓦火柴盒》和《埃科谈文学》等。
翁贝托·埃科在《快报》周刊上开设了专栏,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本书收录了他跨度十年的专栏文字。标题“密涅瓦火柴盒”是指一种装有密涅瓦牌火柴的纸制小盒。埃科常常利用火柴盒背面记下他在火车上、酒吧中、餐厅里的见闻,或是欣赏商场橱窗、逛书店时闪过的一丝灵感。
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银河的阴暗面、我深爱的河岸、映照肺腑之言的绝顶好镜、飘散在宇宙间的万物、纵使是白费口舌、油煎猪蹄的酱汁、就让我自娱自乐吧、不断前行的伟大命运,内容涉及政治、法律、媒体、科技、艺术和宗教等各领域。
全书一共收录了作者135篇文章,每篇文章的篇幅为2000字左右,短小精悍。作者在针砭时弊的同时,采用的是一种轻松调侃的笔调,天马行空,信手拈来,见解精辟,融合了幽默和思考,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在捧腹之余掩卷深思。
意大利人翁贝托·埃科的新书叫《密涅瓦火柴盒》,埃科把自己的文字比作随手写在火柴盒封皮上一些诸如地址和购物清单之类的内容,而非它的内容物火柴。我不认为这是埃科的自谦。埃科的用意是“提醒”,不是叫我们拿着他的文字去点烟。 我读的时候,眼前一直回闪着一些中国人...
评分1、我一向反对专栏结集成书,即便这位作者是埃柯。 2、P424,说艾米莉·勃朗特(终年四十岁),这个不用查资料,一定是错误的,首先她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其次她死得比夏洛蒂·勃朗特还早,夏洛蒂·勃朗特才只活了三十九岁。 事实上,艾米莉·勃朗特死的时候才三十岁。 ...
评分埃科的火柴盒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1月22日《南方都市报》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曾这样评价博尔赫斯: “我将先讲我对他情有独钟的主要理由,这就是我在博尔赫斯那里认识到文学理念是一个由智力建构和管辖的世界,这个理念,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流格格不入,应该说是...
评分意大利人翁贝托·埃科的新书叫《密涅瓦火柴盒》,埃科把自己的文字比作随手写在火柴盒封皮上一些诸如地址和购物清单之类的内容,而非它的内容物火柴。我不认为这是埃科的自谦。埃科的用意是“提醒”,不是叫我们拿着他的文字去点烟。 我读的时候,眼前一直回闪着一些中国人...
评分By 亂 人們大概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小說《圍城》的成功,以及八十年代同名電視劇的熱播,錢鍾書這位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在今天的普羅大眾中會多少知名度。同理,人們也無法想象,如果沒有小說《玫瑰的名字》的絕佳口碑,以及英國老牌影星蕭恩•康納利主演的同名電影風靡全球...
他太可爱了 和玫瑰的名字相比不像一个人写的
评分可能是期望过高了
评分完全就是成打的正确观点。鉴于坚持自己持续一贯符合逻辑观点的不易性和这个人人都感到有必要在任何事件上拿出自己观点的时代,我给它五颗星。
评分无聊,琐屑。
评分可能是期望过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