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任,网上行走时叫“冰冷雨天”,自称“老冰”,早年活跃于西祠胡同、天涯等论坛,在不少网站开有博客,在网上连载的“冰眼看日本系列”等都转载率极高,他生于上海,在江西长大。当过农民、工人、代课老师,托“拨乱反正”的福,考上大学,还进了研究生院,毕业后存上海高校工作,20世纪90年代到日本,现任某机械公司技术部部长。出版的作品有《冰眼看日本》、《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浩瀚的大洋是赌场》、《军国的幕僚》、《东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冰眼看日本》是一个中国人在日本15年的观察与思考。“无能”的日本警察,连自己也“卫”不了的自卫队,可怕的日本制造,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当日本遭遇大地震太大最盼丈夫死,没有身份证的国度,富孩子的穷生活,日本人让“爱国教育”走开,靖国神社就是这么个东西,中国人没见过的技能“奥运会”。
我们真的了解日本吗?中国距离日本到底有多远?
鸡同鸭讲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这个词在日本犯忌,不能说。这个“国”字,老让人想起原来那个“皇国”。也就是说,战后一直到现在,“爱国主义”就等于“军国主义”,不是全等于起码也是约等于,反正正经人不用那词。不用那词用什么词?根本就不用,为什么要爱?这是不是个“国”?
只重团体不重个人的校运会
日本的学校运动会自始至终没有个人表演的任何舞台,全部项目强调的只有一点:团体,你所在的团体。通过这种大量的训练和最后的比赛,对孩子们潜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日本孩子从小就从这些训练中知道:只有抱成了团才能战胜对手。
太太最盼丈夫死。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女的顿时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地准能再活个几十年。
没有身份证的国度
日本人对人手一号的身份证号码十分反感。也不知道是谁,给身份证制度起了个绰号叫“国民全员总番号制”。这个制度到底为什么不好也没有人说得清楚,但据说是军国主义的东西,起码会引起军国主义,战争的惨痛回忆,使日本人对这种被迫全部公开自己隐私信息的东西,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本能的仇视。
09年旅游时,我曾在中山陵遇见一个日本留学生。这位小林同学是交换生,专业是中国政治,假期在中国到处旅行。交谈中大家都很客气,可他的对答还是让我在心里暗暗吃惊。到了南京,他首先去的就是大屠杀纪念馆;他非常崇拜孙中山,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国父行迹所到之处...
评分东京VS大阪,很有点类似于北京VS上海。 但是更狠。 一个50HZ电,一个60HZ电,所以日本电器一般来说50、60通吃。 大阪靠右走路,东京靠左走路,知道为啥吗? 大阪出商人,商人总是夹个小包,为了安全,走右边,右手夹的包安全。 东京多武士,武士靠左走,左侧的长刀拔出才...
评分从日语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有一种别样的乐趣,以一种风趣幽默的方式来解读日本和日本的文化,既不偏激也不献媚。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评分如果你对网络上流行的、关于日本的谣言和笑话有相当的兴趣,那么我建议你赶快掏钱,收下这部神作,做为一个人生锚点,每隔几年翻来读读,认识自己曾经多少幼稚,更有助于未来身心健康成长。说实话,不是我见识浅,没见过胡说八道的,但像俞大叔这样,能胡诌到这个份上,并且好...
评分为什么只有我觉得这本书是如此片面刻薄,甚至个别形容词略带诋毁性,真正的“冰眼”看日本。深刻的看法原来是这样,满篇的个人情感掺杂,一开始看了一眼目录就对作者这个“留日十五年”的身份产生质疑。不知道是时代观念遗留还是笔者对自己长期不被同化而感到自信,不过真的这...
过分地细致了,了解得多杂的
评分看了阪神大地震亲历记以后,大致猜到作者的网名为什么叫“冰冷雨天”了。文章都挺实在,对了解日本有帮助。
评分要是能保持原汁原味生冷不忌的网络版就好了……
评分我讨厌看过度主观的国人写的关于国外的书
评分内容比较散乱,作者对漫画的评价不高,不过日本漫画这几年也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 日本战后宪法写得很好,真照宪法的办,修宪基本很难成功,最多能把自卫队变成自卫军,“自卫”这两个字估计去不掉了 作者反感老拿日德比较,当然他也认为日本整体很难和德国相提并论 德国在各个领域都出过伟大人物,这样的民族疯狂起来才是最可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