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华人乐坛第一作词人、畅销书作家。原名梁伟文,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修翻译。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报》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节目部副经理、音乐工厂制作总监/总经理、商业电台广告创作及制作部主管/商业电台制作创作顾问/商业电台顾问。其歌词作品累计3000余首,获得奖项高达数百项,无人能出其右。他是王菲、陈奕迅、杨千嬅的御用词人。近几年风行大陆的词作有:王菲《红豆》、陈奕迅《爱情转移》、林宥嘉《病态》、方大同《歌手与模特儿》。同林夕长期密切合作过著名歌手有:张信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陈奕迅、谢霆锋、古天乐、古巨基、成龙、林忆莲、张国荣、梅艳芳、张敬轩、梁汉文、陈小春、林一峰……,2008年林夕更以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大江南北,老少皆知。林夕在各大媒体撰写专栏,颇受各界广泛关注。
林夕已在大陆出版的作品有《原来你非不快乐》、《曾经》等。
林夕专栏:
“颠倒梦想”专栏 《U Magazine》 2006年至今
“十方一念”专栏/“也无风雨也无晴”专栏 《明报周刊》 逢周六刊登 2006年至今
“如是我闻”专栏 《东周刊》 逢周二刊登 2006年至今
香港,林夕呵护和塑造的心中之城,林夕的“家”。
他爱这个“家”,笔端充满了对这个“家”的关注和亲情。他看取的不是一时一地的香港,而是全球视野下的香港,转变中的香港;他从种种微末的事件中,观察香港的性格与文化,民生与政情,缺失与坚守,当下与过去,乃至香港与内地、与西方的幽隐关联。其情也真,其感也深,其思也切,其发现无疑也非常敏锐。
《我所爱的香港》,不仅仅关于香港……
用规矩的句词、朴实的文风来书识生活的事件,及表述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林夕先生在大陆出的这本新书做到了这般。客观、理性地运用文字,一样能让人舒畅会意,并与他一同反省。梁文道先生为该书作序“夕爷和他所爱的家”言道:“如此看来,这本书不啻是林夕的公开自省,也许还是...
评分林夕不只是一位词人。这是我对他的理解。 在香港这个国际化程度极高、思想相对民主自由的特殊地区,林夕作为一名热爱文墨的专业作词人,拿起笔杆写下些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很容易理解的。令人赞叹的是,他的思想表达得极度单纯平实,这样的文章就显得客观且礼貌。 ...
评分从开始哭着嫉妒,变成了笑着羡慕,时间是怎么样划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曾经仔细地研究过林夕的词作,对这句情有独钟。怎一个赞字了得。 林夕的书,不是第一次看了,《曾经》看得也很仔细,《原来你非不快乐》相对更走马观花些。《我所爱的香港》更中意些。开头的...
评分好吧,你其實是那個我一直欣賞卻不喜愛的那個,香港詞人,現任的我最愛是耀輝,抱歉,這樣的開頭或許對林夕不公平,對我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樣我聼到林夕來大陸的消息並不會如半年前耀輝來那般會不顧一切奔過去,只為見一面,了卻夙願;我甚至想,林夕要來,那就算了吧。可我的...
评分今年十一回上海,飞机读物带的就是林夕那本《我所爱的香港》,贪图它纸张轻,而且只剩几篇未看,正好看完不用再带返广州。 其实,我原来不知道,林夕写了那么多时政和社会评论,如果知道,我想我就不用看了。就好像王菲,她的唱片我一定买,但是她演戏,也不见得就一定要评作...
林夕的文字别致有趣,每天睡前看几篇,安神。不过这本书对于内地读者而言是有阅读障碍的,很多时事都没有讲前因,这样读者比较难明白林夕在讽刺什么。如果学一下黄伟文的随笔,有附注来帮助读者理解,那就好多了
评分老爺的字真的太譏誚了,讓人笑不可仰,讀前沒抱很大的期待,真的收穫了max的快樂ww
评分每次跟香港人说香港的好话,常常得到的回应是许多对香港的批评,他们觉得香港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林夕在这本书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批评,因为港人爱港
评分林夕的散文真是无甚可读之处。丫还真适合当御用文人。
评分一个好的词作者绝不是偶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