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沈复以其家居生活和浪游见闻为内容写成的《浮生六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该书在他的生前只有抄本流传,且传布不广,直到光绪三年杨引传首次发现的时候,只残留有前四记。
可喜的是,最近有收藏者发现了沈复同时代人、清代著名学者钱泳的《记事珠》手稿,其中有关于沈复和《浮生六记》的重要文献。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真相,我社与收藏者商议,决定将新发现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与《浮生六记》前四记一起整理出版。后面附录了《记事珠》原稿中关于《浮生六记》的条目内容,和已被证明是伪作的五、六两卷,可供读者比较参考。
本版《浮生六记》是迄今最全、最权威版本,亦是文人雅趣和品位生活的经典指南。
沈复(1763—?),江苏苏州人,字三白。作幕经商为生,能文善画,以其家居生活和浪游见闻为内容写成《浮生六记》。
一. 袁宏道在《孤山小记》中说: “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 自然,这只是“山人”说的“便宜”话。“世间”真愿意“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评分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看看豆瓣上的评论,本来只想写写自己关于沈复与《浮生六记》的感受,但现在更感慨,这一个版本的作品,怎会有人如此去谩骂与质疑。 论坛里那些骂娘的帖子,简直就是污了双眼。个人读完,觉得出版社与张佳玮所做的事,是将《浮生六记》的美带给更多人,...
评分 评分各位好,经鉴定本文并无剧透,请放心阅读。 我是该版《浮生六记》的编辑, 写作这篇小文,是想给诸位读者朋友增添一些阅读的趣味。 A. 本次出版所选底本系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七年第六版, 参考林语堂英译本(外研社1999年1版1印)、光绪三十二年《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
沈复写出了底层文人的笑与泪,他既不是一个抗击流俗的斗士,也不是一个一无可取的腐儒,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败落愈发叫人心痛。芸的美丽,全在她的真实。最后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我个人是比较相信的。彭令的注释可有可无,当注不注,反成鸡肋。
评分至情至性
评分“余调其言,如蟋蟀之用纤草,渐能发议”。真是可爱的丈夫~闺房记乐太美好。
评分那时候没有微博,实在太遗憾了。。。
评分为什么大家都赞美芸娘呢?她对沈复甚好,但感觉她却有想撮合替老公找妾的念头(憨园);粗通文墨,却字里行间严重冒犯公婆(至沈复信函中称姑为令堂;不满公公纳妾;信函却被公公先读了),害得老公也被逐出家门。想来沈复父亲对沈复亦是极为失望,不仅读书没有去谋个功名参与科考,而且与同乡去岭南经商期间流连于青楼,其父亦一目了然。沈复在“坎坷记愁”一开篇抱怨自己一生清白与人无害何以坎坷至此。...凡此种种,何称无辜? 不过夫妻恩爱,任情纵物,确实凄美无比。下次去苏州,想去看看沧浪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