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成都 王笛 公共空間 城市史 城市 曆史 新文化史
发表于2025-02-22
茶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應該說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嚮在中國史研究上的一個實踐,理解茶館的社會、文化、政治角色,能夠幫助我們不僅從微觀角度瞭解成都,而且對認識20世紀中國城市、城市社會以及與中國政治之關係都將有所裨益。微觀曆史研究取嚮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城市的內部,茶館提供瞭研究下層民眾活動的一個重要空間,在那裏我們可以仔細考察他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起來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王笛,1982年和1985年分彆獲四川大學曆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7年提為副教授。1999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得剋薩斯A&M大學曆史係教授,2003-2005年任旅美中國曆史學會會長,2006-2007年度為美國國傢人文中心研究員。2009年,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社會史、城市史、大眾文化史。
這本書是旅美華人學者王笛先生關於20世紀上半葉成都茶館變遷史的研究著作,從形式上看是一冊學院派的作品,符閤學術規範,引用的材料都注明齣處。內容是將茶館作為成都市民生活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加以考量,在豐富詳盡的檔案、媒體報道和文學作品的基礎上,為我們勾勒齣茶館萬象背後的成都這座城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書中引用瞭作傢李劼人的小說描寫和黃裳等人的散文作品,材料很詳細,曆史細節非常豐富,但按西方哈貝馬斯公共空間理論模式闡釋還是比較牽強,這東西方的茶館和咖啡館差彆其實還是挺大的,要寫齣其中的不同還需要深挖。總的來說全書瑕不掩瑜,生動的文筆和精彩的講述使得本書仍然非常值得閱讀。這書我是看瞭作傢蔣藍的推薦找來讀的,總的來說沒有讓人失望,對成都的茶館文化有瞭更多瞭解,相信西南那邊的人看瞭應該會更有深刻體會。
評分這本書是旅美華人學者王笛先生關於20世紀上半葉成都茶館變遷史的研究著作,從形式上看是一冊學院派的作品,符閤學術規範,引用的材料都注明齣處。內容是將茶館作為成都市民生活最重要的公共空間加以考量,在豐富詳盡的檔案、媒體報道和文學作品的基礎上,為我們勾勒齣茶館萬象背後的成都這座城市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書中引用瞭作傢李劼人的小說描寫和黃裳等人的散文作品,材料很詳細,曆史細節非常豐富,但按西方哈貝馬斯公共空間理論模式闡釋還是比較牽強,這東西方的茶館和咖啡館差彆其實還是挺大的,要寫齣其中的不同還需要深挖。總的來說全書瑕不掩瑜,生動的文筆和精彩的講述使得本書仍然非常值得閱讀。這書我是看瞭作傢蔣藍的推薦找來讀的,總的來說沒有讓人失望,對成都的茶館文化有瞭更多瞭解,相信西南那邊的人看瞭應該會更有深刻體會。
評分贊! 但“對立麵”略嫌簡單
評分王笛使用哈貝馬斯“公共空間”的概念去研究老四川的茶館,固然有方法論的新意,但方法論上被白左殖民,這是中國學術界的大問題。如果沒有此種自覺,後果很麻煩。
評分贊! 但“對立麵”略嫌簡單
20世纪的上半叶的茶馆如同一片叶舟在动荡的政治浪潮浮沉,经历过春熙路上的繁华和喧嚣,品味过1902年警局的打压和冷遇,却凭着那股子与生俱来的倔强,执拗地扎根在天府的泥土中,点亮后人治世途中迷茫的灯塔。治理,一向被视为西方民主文明的舶来品,今天的我们,担忧中国的泥...
評分偶尔浏览网页发现一个有趣的名词:景观失忆,意思是处在环境变化之中的人往往会忘记原来环境的样子。当一些我们曾经天天路过熟若无睹的地方渐渐发生变化,我们是感觉不到的,聪明如我们每天都被「渐」所欺骗,只要不是古迹和建筑突然消失,便会很快忘掉从前古色古香、草木郁郁...
評分读《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不仅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王军的《城记》,虽然借助的材质,研究的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总觉得还是殊途同归的。一个截取了人文的细节,一个追溯了建筑的变迁,但是都表达了一种国家集权化之后,对地方文化的吞噬,这也正是我的情结,虽然从...
評分刚才在《一本写给洋鬼子看的摘抄》那篇奇文下留了个言,还意犹未尽,干脆自己单独写个帖子。看了这本书,对王迪先生很钦佩,他学贯中西,浅显的文字,把理论说那么透彻,特别是结论部分,比较西方酒馆、酒吧、咖啡馆,眼界非常宽。还有,那么丰富的资料,行内人才知道功...
茶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