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第一部英文论文集,以一种分析、描述的方式来检讨儒学思想模式的某些显著特征,集中反映了其60-70年代对儒家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探索。作者从古典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儒学三个维度来讨论儒家思想的核心关切:仁与修身。在古典儒学部分,作者要论证的是,儒学象征着一个精神不断的自我转化的过程;在宋明儒学部分,作者通过对宋明儒学家生活方式“内在情境”的进一步探索,来说明个人成长的中心地位在宋明儒学的思考模式中具有无所不包的意义。而通过对以熊十力为代表的现代儒家思想转化的诠释,来论证一种悠久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不断地发扬光大,从而形成它新的象征和实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颜元那篇文章挺精彩的。杜维明先生用的材料很有意思。由于这方面我读的书不多,不太好做评价。不过,我觉得他引用的列维森的评论还是很有见地的。
评分更诡吊的是,书中通过古书上的材料,建立起一个似是而非的儒家人文主义体系。
评分最近总在思考决定我们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东西、思考人的自由个性与公共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很明显这是两个问题,但都给了我启发
评分此書即杜維明先生早年的論文集《人性與自我修養》,有1988年大陸版(中國和平出版社)、1992年台灣版(聯經出版社)。
评分论宋明儒内在转化、王阳明、颜元的几篇都很精彩。最后一篇文章《儒家思想:近来的象征和实质》题目看上去平平无奇,其实是讨论文革和儒家思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