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

茶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笛
出品人:
页数:490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1-0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12498
丛书系列:近世中国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成都
  • 王笛
  • 公共空间
  • 城市史
  • 城市
  • 历史
  • 新文化史
  • 茶馆
  • 社会变迁
  • 民国历史
  • 市井生活
  • 人物描写
  • 现实主义
  • 文化空间
  • 地方风俗
  • 人情世故
  • 市井百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作者简介

王笛,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提为副教授。199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2003-2005年任旅美中国历史学会会长,2006-2007年度为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研究员。2009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社会史、城市史、大众文化史。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引子——早茶
第1章 导言——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城市和茶馆
茶馆的攻击者与捍卫者
城市史视野中的茶馆
茶馆叙事中的地域论
茶馆的生态与环境因素
资料与文本解读
第一部 茶馆与社会
第2章 闲茶——悠闲与休闲
坐茶馆与吃闲茶
社交——一个社区和信息中心
茶馆文化——茶馆中的语言和惯习
茶馆休闲的多重角色
第3章 娱乐——戏园与观众
茶馆——民间艺人之谋生地
剧目与地方戏改良
茶馆戏园——新的公共舞台
观众
娱乐控制
大众娱乐与休闲政治
第4章 群体——阶级与性别
商人和小贩
人以群分
阶级畛域
性别歧视
公共生活的集体选择
第二部 茶馆与经济
第5章 经营——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竞争
数据分析
资金和财务
经营和管理
税务负担
环境和卫生
小本生意的生命力
第6章 公会——周旋在行业与国家之间
组织结构
价格控制
组织抗税
协调关系
限制数量
国家控制与行业利益
第7章 堂倌——艰难环境中的挣扎生存
“茶博士”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茶社业工会
艺人工会
性别冲突与性骚扰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性别、劳工与国家
第三部 茶馆与政治
第8章 讲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袍哥大爷
摆茶碗阵
茶馆讲理
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
第9章 混乱——日常生活的冲突
日常纠纷
为生计而挣扎
“借刀杀人”
茶馆与邻里的矛盾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生活
军人和战时混乱
公共生活的末日?
第10章 秩序——公共空间的政治
从改良到革命(1900~1916)——重新打造茶馆
军阀统治(1917~1936)——政治动乱中的茶馆
抵抗的政治(1937~1945)——“吃茶与国运”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
一个时代的结束(1945~1950)——严密控制茶馆
千变万化的政治万花筒
第11章 结论——地方文化与国家权力
一个微观世界
日益增强的国家干预
比较视野中公共领域与公私关系
时空转换中的公共生活
茶与酒的对话
小商业和日常文化的凯旋
尾声——寻梦
附表
征引资料目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和欧洲城市相比,传统中国城市常常被认为缺乏公共空间:不但没有广场、教堂、体育场等供不同人群聚集以交流意见的公共场所,而且也没有一个活跃、自治的市民社会。随着城市史研究的深入,现在越来越的例证表明,虽然中国城市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但同样存在一个生命力顽强的...  

评分

如果豆瓣评分有六星或者更多,我是很乐意给作者六星或者更多的。 不为别的,就为作者这种敬业的资料引申以及整理。 我才疏学浅,至今未见一本书能有如此详尽的资料引申。 而作者开篇所提出的国家的概念,country,nation,state,尤为睿智。 本书阐述了茶馆这一行业1900-1950...  

评分

下周就要去四川出差了,虽然我是一枚宅女,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太感冒,但有两个地方是我一直心向往之,一个是西藏,另一个就是成都了。关于西藏,那个是我老爸的一个梦想,于是也就变成了我的梦想,我最希望的就是陪着老爸老妈走一趟西藏,看看不再遥远的蓝天,看看近在眼前的...  

评分

读《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不仅让我想到了另一本书,王军的《城记》,虽然借助的材质,研究的主题不尽相同,但是总觉得还是殊途同归的。一个截取了人文的细节,一个追溯了建筑的变迁,但是都表达了一种国家集权化之后,对地方文化的吞噬,这也正是我的情结,虽然从...  

评分

刚才在《一本写给洋鬼子看的摘抄》那篇奇文下留了个言,还意犹未尽,干脆自己单独写个帖子。看了这本书,对王迪先生很钦佩,他学贯中西,浅显的文字,把理论说那么透彻,特别是结论部分,比较西方酒馆、酒吧、咖啡馆,眼界非常宽。还有,那么丰富的资料,行内人才知道功...  

用户评价

评分

选题和视角都值得学习,但作者反复尝试的理论升华并不成功。“知识精英VS市井大众”、“西方模式VS本土文化”、“国家权力VS地方传统”,对这三对关系的分析浮于表面,丰富生动的细节反而被困在了常见的西方理论模式里,导致这些看似分明的价值对立更像是其本人的想象。另外读过之后更觉得老舍先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评分

基本不值得一读。。很有前途一个学者,跟着罗威廉学废了,可惜了。

评分

这本书是旅美华人学者王笛先生关于20世纪上半叶成都茶馆变迁史的研究著作,从形式上看是一册学院派的作品,符合学术规范,引用的材料都注明出处。内容是将茶馆作为成都市民生活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加以考量,在丰富详尽的档案、媒体报道和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为我们勾勒出茶馆万象背后的成都这座城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迁。书中引用了作家李劼人的小说描写和黄裳等人的散文作品,材料很详细,历史细节非常丰富,但按西方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模式阐释还是比较牵强,这东西方的茶馆和咖啡馆差别其实还是挺大的,要写出其中的不同还需要深挖。总的来说全书瑕不掩瑜,生动的文笔和精彩的讲述使得本书仍然非常值得阅读。这书我是看了作家蒋蓝的推荐找来读的,总的来说没有让人失望,对成都的茶馆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相信西南那边的人看了应该会更有深刻体会。

评分

如显微镜般非虚构了旧成都的茶馆生态,类似的场景就是十多年前的网吧空间了,围绕着网瘾与网吧,国家叙事也是横冲直撞,直到如今官方媒体对王者荣耀的大肆讨伐。所谓公共空间在中国就是个可笑的概念,从三皇五帝始,空间都已经掌握在强权手里,诸众在专制之下只有苟延残喘,没有交往理性。

评分

值得一读。一个每天四分之一的市民去茶馆里泡着的城市,真可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