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Home Advantage,2000,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Willard Waller奖)等。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原本没有想要写书评,但因为在空间里得瑟了一下,被老妹要求发一份。这样一来,既然要把笔记中的感谢打成电子版的,那就顺便写一下评论吧。 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根据90年代采集的数据, 对美国的家庭教育模式进行了描述及分析,依照家庭收入的不同总结出两类: 1. 中产阶级的协...
评分美国社会学家对12个美国不同阶层和种族的家庭进行跟踪观察和采访,无论作者如何想要平衡不同家庭的优劣,她仍然得出了,美国梦的实现,受限于出身阶层,这样的结论。 我从20岁左右接触社会学相关理论,也接收到不同人对我的影响(后知后觉),我开始理解和思考,多年来,自己和...
评分这本书主要讲了典型的中产阶级与工人在教养小孩方面的各类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了两类教养方式的优势和弊端,并没有给出孰劣结论。这样中立且客观的态度是很好,然而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作者不干脆找一些处于富豪阶级家庭来做个三方对比?如此结果谱系的呈现应该会更加贴近实际情...
评分对儿童成长进行最大程度的干预,是典型中产阶级的做法。
评分今天看到一位编辑老师的对另外一本书的策划思路,瞬间想到这本。看完很久了,里面阐述的内容印象依然很深。阶级固化好像是个很大的词,其实从出生就开始影响我们了。打破阶级固化,让阶层流动,起码是向上流动,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意识。深远一点想,当阶层、阶级不再流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口众多的底层民众必然会反抗,以不稳定、流血的代价打破壁垒,这便是所谓的“革命”、战争,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
评分这本书应该原型是一篇学者发表的paper,学者辛辛苦苦做field research,我们作为读者随便翻一翻,或者看看豆瓣上的书评,就能把一本书的精髓(也就是几个结论)得到手,太划算了。本书是说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赤贫阶级抚养子女的不同手段,以及这些教育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未来获取世俗成功的。
评分这本书应该原型是一篇学者发表的paper,学者辛辛苦苦做field research,我们作为读者随便翻一翻,或者看看豆瓣上的书评,就能把一本书的精髓(也就是几个结论)得到手,太划算了。本书是说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赤贫阶级抚养子女的不同手段,以及这些教育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未来获取世俗成功的。
评分刚看觉得很普通,但是看到最后还是蛮有意思的。研究方法、研究动机和反思都很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