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Home Advantage,2000,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Willard Waller奖)等。
本书处理的核心问题 (父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本文主要观点 社会地位对塑造家庭生活的日常节奏有重要影响 本书的研究方法 对来自下里士满和斯旺小学88个中产阶级、工人和贫困家庭的88个孩子的调查,从中挑选了十二个子女处于9-10岁之间的家庭进行深入研究...
评分童年是最大的不平等,且这种不平等会再循环。从小接受各种协作训练的中产子弟显然比长期放养的民工子弟更适应社会现行运作模式,词汇量识见文化技能等传输差别优势有别。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母猪生九子,橘生淮南,孟母三迁,一样米养百样人…
评分轻松易读。别人看到是社会分层、代际流动和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而我却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忆及童年并自我定位,甚至开始思考起如何养育孩子并激活其文化资本的人生难题…
评分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的社会地位
评分孩子的未来取决于父母的社会地位
评分和BBC纪录片《人生七年》有异曲同工之妙,读完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不配生养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