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意] 翁贝托·埃科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96
译者:刘儒庭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7276
丛书系列:大端文库
图书标签:
  • 艾柯
  • 文化研究
  • 学术
  • 文化
  • 意大利
  • UmbertoEco
  • 艺术
  • 文学研究
  • 开放
  • 作品
  • 创作
  • 思想
  • 自由
  • 表达
  • 文化
  • 创新
  • 灵感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代西方文化界大师艾柯最最重要的学术著作

当代意识理论的革命性标志作品

引发西方文化界巨大持久争议

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趣味之作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本书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后在文化界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年,成为走向非传统的"人文学"的美学起点,这是建立在评论―哲学议题和科学议题紧密结合―基础上的美学。《开放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就语言技术和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思想意识作用进行的讨论所依据的坐标,这里所说的先锋派艺术既包括"历史的"先锋派,也包括"新先锋派",对这种"新先锋派"既做了最具挑战性的理论总结,也进行了最详尽的批评。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序言,也包括了他在后来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即这本决裂性的图书遭到拒绝或受到欢迎的历史。这是中译本的第二版,修订了第一版的部分文字错误,重新设计了版式,尾注改为了脚注。

作者简介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符号学教授,VS杂志领导人。他的学术性作品有《缺席的结构》(1968年)、《论一般符号学》(1975年)、《神话中的读者》(1979年)、《关于镜子》(1985年)、《阐释的极限》(1990年),以及在各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结集《来自帝国的边沿》(1997年)。《开放的作品》(1962年)被公认为是他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

艾柯198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获1981年斯特雷加奖),1988年又出版了《福科摆》(获1989年邦卡雷拉奖),1994年出版《昨日之岛》。1963年出版《小记事》之后过了三十年才于1992年出版了《小记事第二集》。其他作品还有:《悠游小说林》(1994年)、《康德和鸭嘴兽》(1997年)、《伦理作品五篇》(1997年)和《谎言和讥讽》(2000年)。

目录信息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
第一章开放的作品的艺术理论
第二章诗的语言的分析
第三章开放性、信息和交流
第四章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
第五章事件和情节
第六章禅和西方
第七章关于关注现实的形式模式
附录:伊甸园语言中美学信息的诞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不是艾柯提醒,我们怎么会知道,一句最确凿无疑的话其实也是有歧意的,比如“艾柯是个小说家”这句话对于对艾柯一无所知的读者与熟悉艾柯的读者其实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对于那些只熟悉艾柯小说而不熟悉其知识背景与熟悉艾柯小说同时熟悉其知识背景的读者也具有完全不同的...  

评分

打破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将其重新组合,持续的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物亦或是形式,这些工作非具备天才的智慧和感悟力而不能完成,而且还要兼顾创造力的持续阶段,难度可想而知。但退而求其次,在内部对已有的旧形式所形成的产品进行革新(非抛弃所有的一切进行颠覆)进而有所亮...  

评分

开放的作品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艾柯三部曲》系列新书包含了《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开放的作品》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开放的作品》是安伯托•艾柯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学术性较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但...  

评分

评分

本书的第五章,《事件和情节——电视经验和美学》,艾柯分析电视的现场直播,得出的结论是,日常新闻事件直播方面,电视节目制作者往往会用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情节来叙述事件,也即那基本上都不是“开放的作品”,尽管供其操作的材料直接就是“开放”、“真实”而“多义”的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没看完,但点一下“读过”,因为想到以后应该不会再看了……

评分

基本来说是没有看懂的。

评分

第七章難讀。區分了古典藝術作品的開放性,以及考察了現代藝術那種開放性。運用了信息理論,分析了以先鋒派為主的開放性作品那種刻意的混亂以及讀者遭遇的“概率性”信息。艾柯的注意力在於讀者與作品的那種欣賞關係。沒有具體分析具體的某些“結構”,但是卻呼吁這種開放的“形式“對於新時代的重要性

评分

喜欢艾柯的小说,但是这本书看了三年还是看不懂。。。20141004

评分

艾柯的小说我一本都读不懂。理论书和杂文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