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亚娜·法拉奇(1929—2006),意大利女记者,作家。 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两次获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出版 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人》、《风云人物采访记》、《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好莱坞的七宗罪》等。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法拉奇因写采访世界政要出版了两本大厚书而闻名于世,但她更为投入的写作还是爱情。女人的情感性来源,决定了她的感性好恶,决定了她丰富感性下的也有的激情,如果加上一颗坚定地心、敏锐的思想,那自然成就她的作品。所以,在她最满意的作品当中,我认为还是这样一本既是回忆...
评分帕纳古利斯在法庭上的苏格拉底式的自我申辩 “军事法庭的先生们,我的话不长,不会让你们听烦的。甚至连我在审讯期间遭受的侮辱也不想多谈,之前已经讲得足够多了。在分析对我提出的控告之前,我想谈谈那次可耻的预审的另一方面,这就是你们伪造证据,将预先炮制好的证词强加...
评分法拉奇,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是一个无畏的“狂徒”,是世界第一的记者,是作战场上的见证者,也是个英雄。像她这样的女人,会爱上什么样的男人拥有什么样的爱情呢?浑身散发着无限激情的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事业是可爱的,爱情是可笑的。”而且她还发誓自己一辈子既不...
评分为什么我说这版本垃圾?因为它甚至连与性描写、与政治无关的内容都大肆删节。对比以下内容便知。 最近一次毒打的疼痛刚刚减弱,你就发起了猛如炮轰的攻势。一天晚上,你抓住囚室的铁栏杆,朝着警卫室天花板上的铁窗大声呼喊,吸引看守和囚犯的注意。“注意,注意!大家注意!...
大学读得第一本书。
评分前面越看越引人入胜,一个民族英雄坚韧的意志太打动人。看到后面,只会觉得这人是个疯子,精神有些错乱的疯子。或许有时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就是为人所不解吧。
评分突然想到很多年前读过这本书。那个人真是不可思议。
评分有生之年碰到一个这样的男人,难怪乎法拉奇的后半生要孤老了。
评分巨壮烈。可比斯巴达克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