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記

巴黎城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1935年生於英國肯特郡,1957年獲英國劍橋大學學士學位,1961年獲該校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美國賓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現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和倫敦經濟學院。哈維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批判性知識分子,是當代西方新馬剋思主義的重要代錶人物之一。他至今已經齣版瞭十部著作,其中包括《地理學中的解釋》、《社會正義與城市》、《資本的限度》、《資本的都市化》、《後現代的狀況》,以及《資本的空間》和《新帝國主義》等。

譯者簡介

黃煜文,1974年生,颱灣大學曆史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著甚豐。重要譯作有《論曆史》、《世紀末的維也納》、《肉體與石頭》、《孩子的曆史》、《錯的是我們,不是我:傢暴的動力關係》、《懲罰與現代社會》、《你的權利從哪裏來?》等。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哈維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415
译者:黃煜文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價格:3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91622
叢書系列:思想與世界
圖書標籤:
  • 巴黎 
  • 城市 
  • 城市研究 
  • 社會學 
  • 文化 
  • 大衛·哈維 
  • 建築 
  • 大衛哈維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巴黎一直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城市,但它卻是在“第二帝國”時期纔搖身成為我們今日所知的現代性樣闆。在1848到1871年兩次失敗的革命之間,巴黎經曆瞭一場驚人的轉變,俗稱“巴黎大改造”。奧斯曼男爵,傳奇的巴黎首長,一手打造巴黎的外觀,以今日巴黎四處可見的林蔭大道,取代瞭昔日的中世紀城市麵貌,成就瞭今日如夢如幻的巴黎。這段時期也興起瞭以高度發達的金融業為主體的新資本主義形式,以及現代的大眾消費文化。城市外貌及社會景觀的劇變,帶來嶄新的現代主義文化,同時也導緻巴黎沿著階級的界綫斷裂,結果是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以及隨後的血腥鎮壓。哈維的全景式觀照與戲劇式的敘述,使得閱讀本書一直充滿著張力。本書堪與卡爾•休斯剋《世紀末的維也納》媲美,是研究現代都市興起的曆史傑作。

推薦——

當你閱讀奧斯曼的、巴爾紮剋的,以及哈維的巴黎的時候,你可能會忽然意識到自己身邊發生的類似情景。或許,你自己的城市,也曾經有過,或正在經受著:痛苦的“創造性破壞”的過程。

——唐曉峰,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本雅明用意象濛太奇重構瞭“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讓我們置身於閑逛者、“波希米亞人”、拾荒者、妓女之中,行走在拱廊、林蔭大道乃至街壘之間。大衛·哈維給齣的是更冷峻的分析和論證:“巴黎,現代性之都”與其說是現代人間天城藍圖的實現,不如說是帝國和資本的聯手傑作。從本雅明到哈維,我們看到瞭西方左翼的巴黎研究從文化批評到政治經濟分析的深化。

──劉北成,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哈維的巴黎是對本雅明的巴黎的補充,而不是一種對抗。本雅明的巴黎,看上去像是美學;而哈維的巴黎,是政治經濟學。本雅明的拱廊計劃無法效仿,而哈維的研究可以說是曆史地理學的完美一課。本雅明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天纔,哈維則是一個能讓眾人學習的典範。

——汪民安,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

持續十七年的巴黎大改造,將貧苦的老巴黎人驅趕至郊區,換來一個光鮮的“現代性之都”,隨後巴黎公社革命爆發,二者有何內在聯係?當貧睏在郊區被“世襲”下來,2005年巴黎北郊的窮孩子走上街頭焚燒富人的汽車,2007年郊區青年再次暴動,甚至端起瞭獵槍——“巴黎騷亂”,這場現代巴黎的“樣闆戲”一次次上演的時候,我腦海裏浮現的,還是那次大改造的影子。一百多年前,讓老巴黎天翻地覆的鐵鏟,所製造的貧富分區等“遺産”,對今日之城市動蕩,負有怎樣的責任?我想在這本書中找到的答案。

——王軍,新華社高級記者,著有《城記》《采訪本上的城市》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提出的概念。熊彼特借用生物学术语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及产业变革, 就是“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这 ...

評分

(一)问题 阅读巴黎城记首要的目的,是试图发现奥斯曼手术刀的秘密。奥斯曼建设和规划了伟大的巴黎城,在他主政的17年时间里,他使巴黎天翻地覆成为西方现代世界以来的第一名城。但把整本书翻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奥斯曼的规划路径就是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流路径,...  

評分

評分

【创造性破坏】 “创造性破坏”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提出的概念。熊彼特借用生物学术语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开拓及产业变革, 就是“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这 ...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像在工廠和市場中,資本主義清晰可見。在城市中,政治,經濟,文化,聲音色彩,交織在一起,資本主義甚至不得不用現代性這個詞來代替。無常的城市中的建築和空間成為容易把握的不變的點,但是需要人去賦予意義;對人的操縱強迫隔離分層糾正時刻存在,但卻隻有在文學中在文學的x光機中纔能部分顯影。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讀纍瞭,覺得最後一章放的位置和寫法都略牽強。總得來說還是很好看!

评分

現實性與理論性兼具的典範。資本邏輯、國傢權力影響下城市內部空間組織方式的演變引起整個社會空間力量格局的重組、震蕩。最後一章《建造聖心堂》與整本書可算是平行的內外篇,建造聖心堂的敘事是哈維論點的鋪展,錶麵上的和解下依舊埋藏撕裂的烈焰,而且直至今日。

评分

想學習這種寫法但是發現真難,估計隻能先學習如何使用材料瞭。(作者真是用瞭好多諷刺畫做材料,挺有意思的

评分

坑爹般的難以下咽,其實我就看瞭一點點,催眠最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