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阿馬蒂亞·森 經濟學 政治學 社會 哲學 政治 身份
发表于2025-02-16
身份與暴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世界也許充斥著越來越多的暴力,但是諾貝爾奬得主阿馬蒂亞•森在這部包羅萬象的哲學著作中認為,驅使著這些暴行的,不僅僅是那些不可解脫的仇恨,還有人們的思想混亂。
在11歲那年,阿馬蒂亞•森生平第一次親曆瞭殺戮。20世紀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發的印度教徒—穆斯林騷亂的雙方都是受到瞭彆人的有意挑唆。這場騷亂中的絕大多數受害者——包括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都是同屬一個階級的勞動人民。然而應當對這場血腥屠殺負……
本文來自: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http://www.cenet.org.cn) 詳細內容清查看: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9161
阿馬蒂亞•森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曾任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長,現任哈佛大學教授。其著作包括《以自由看待發展》、《理性與自由》(本書於2006年由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齣版)、《論經濟不平等》和《好辨的印度人》等等。
……
本文來自: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http://www.cenet.org.cn) 詳細內容清查看: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39161
我覺得全書一句話就能概括:人是切分為多種身份的,職業,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性彆,國籍,喜好等等。以單一角度看待個體,分裂人群,是極端組織製造混亂的洗腦利器。聯係一下今年九一八許多砸店傷人的行徑,覺得真對。但是這本書真的能把這一句話擴充成瞭一本書,我錶示,好囉嗦。
評分其實我倒覺得是本比較平庸的書,並沒有太多新意的觀點,也沒有基於更豐富的史料,無非是視野更開闊些。主要講人們的多重身份和其中的優先選擇權,基本在圍繞宗教身份展開。
評分警惕單一視野與貌似深刻。「不知反思地接受某種社會身份並不總是與傳統有關,它也可錶現為對自己身份的突然轉嚮,作為對自己的身份的一種“發現”,而不包含理性的選擇。這可在暴力的孕育中扮演一個可怕的角色。」
評分舉一反三的話,基本上可以解釋身邊一切荒謬的現象……
評分森在很大程度上與伯林多元文化的思想閤拍的,但是在陳列那些東方、伊斯蘭教徒對全球化、科技發展做齣的貢獻時,他居然不自覺的掉入瞭西方中心主義的另一個吊詭的陷阱!再補充一點:森的身份暴力說仍處於因果邏輯中,即有身份幻想纔會産生暴力衝突,施密特卻直接省略瞭這個邏輯綫索,提齣一種物自體式的敵我關係,隻要是他者,具有他者性,那麼就是敵人,斬釘截鐵無須原因。此說法暫且聊備一格,雖則我現在懷疑一切已成的閤法性,尤其是這類聲稱自己具有先天的、形而上的閤法性的說法。
这本书的大致意思是: 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重身份,它可能是被动赋予的,可能是主动选择的。但是别人用什么身份来划分你,是无法选择的。而只认单一的身份划分,是一种暴力,也是人类社会引发暴力的一个导火索,对人群煽风点火的利器。 比如,一个在上海的新疆小伙子,除了体貌...
評分身份真的只有一种吗? 多年前我阅读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隐隐约约地发现某种学术不足。后来我听见某些官员在不同的场合慷慨陈词,把民族、国家、东方这样一些宏大词语锁在人们的身份上,言语之间,他们理所当然把亨廷顿的观点当成了不起的理论工具。实...
評分拳打文明冲突,脚踢社群主义——评阿马蒂亚·森《身份与暴力》 李华芳 作为重拾经济学的伦理之维哲学功底深厚的经济学家,森这几年来一直关心“自由与正义”的话题,例如在早先的《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中,他就论证争论传统对印度民主制度的正面影响,以及由民主趋正义...
評分第一个书评传不上去,估计说错话了。没心情再重写了。 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些身份起作用,把这些身份归类分析也许是个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有那些身份?父亲,丈夫,儿子,中国人,职员,佛教徒,异性恋者••••••
評分从前有个人叫小明。小明是个证券交易商,素食主义者,迷信星座,喜欢后摇滚,同性恋者,并且笃信上帝创造达尔文是为了检验信仰的坚定与否,还是个犹太人。 偶然一天,小明来到了一个叫豆瓣的网站。他迅速而又愉快地发现了豆瓣有个小组功能,于是加了一些小组,《金融业》...
身份與暴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