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法] 托克维尔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冯棠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93552
丛书系列:商务·权威全译本
图书标签:
  • 法国大革命
  • 历史
  • 托克维尔
  • 政治
  • 政治学、人类学与社会科学
  • 法国
  • 政治哲学
  • 社会
  • 旧制度
  • 法国革命
  • 历史研究
  • 政治变革
  • 社会结构
  • 启蒙思想
  • 专制统治
  • 革命运动
  • 制度变迁
  • 自由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789年法国人以从所未有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但他们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因此,若要充分理解大革命及其功绩,必须去考察那逝去的、坟墓中的法国。

法国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第二阶段要恢复部分已被遗忘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例如,托克维尔企图说明:何以全欧洲几乎都有同样的政体,它们如何到处都陷于崩溃?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是旧制度的体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国的创造?何以18世纪的法国的人们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时又彼此分离,漠不相关?尽管文明不断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何以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于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写成专著。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作者简介

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7.29-1859.4.16),法国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9年出任立宪大会副主席和外交部长。在拿破仑三世1851年政变后退出政界,从事历史研究和著述。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目录信息

导言《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
前言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第四章 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第五章 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第二编
第一章 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第二章 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第三章 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四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第五章 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第六章 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第七章 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
第八章 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第九章 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第十一章 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十二章 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第三编
第一章 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第二章 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点有何影响
第三章 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
第四章 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五章 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注释
附录
一 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二 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因为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替他补充了一点:第一次是作为伟大的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卑劣的笑剧出现。 正文 请不要少于140字 所以说,海里的叔叔伯伯们担心自己会被送上断头台,其实他们只会因为被农民老爷爷养的...  

评分

在做外新史的读书笔记,放上来的这部分是末尾的一些笔记之外的想法,靠不靠谱尚不可知,欢迎讨论:) 如下: 在现有的诸多关于对托克维尔之法国大革命观的研究理论中,很少提及政体合法性与革命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可在此处做深入探究。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陈明明曾...  

评分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相对于不动产,土地对人民总有一种特殊得情怀,王权为了得到巩固中空了中层得权利,而部分的土地改革却过多的激发人民的不满,原本领主要缴纳的赋税转移到了拥有土地的人民身上而人民只是得到了土地却不能承担过重的税款。新兴的贵族阶级需要舆论保障信誉带来得权益去支持作家的文学政治……人民相信理性的革命导致自由,而法国大革命的理性只不过发明了一些新的奴役形式

评分

19世纪中期的政治学著作,跟此前读的卢梭作品和利维坦一样,异常怪异,说历史不像历史,说政论不像政论,还有几分文化散文的飘逸和酸气,偶尔妙语连珠,但大部分都是语无伦次(对,确实是语无伦次)的各种抒情和辩解,也不明白托克维尔在跟谁较劲,时不时一惊一乍的极端情绪化感慨。翻译的又相当晦涩生硬(译者已屎)。总之干货远比预期的少,除了众所周知的几句话跟天朝的形势接近(革命往往会在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经济繁荣加速革命的到来),其他99%的内容完全不值得细读(估计法国年轻读者自己都读不进去),王党鞭大概只为这几句话才推荐的吧

评分

相对于不动产,土地对人民总有一种特殊得情怀,王权为了得到巩固中空了中层得权利,而部分的土地改革却过多的激发人民的不满,原本领主要缴纳的赋税转移到了拥有土地的人民身上而人民只是得到了土地却不能承担过重的税款。新兴的贵族阶级需要舆论保障信誉带来得权益去支持作家的文学政治……人民相信理性的革命导致自由,而法国大革命的理性只不过发明了一些新的奴役形式

评分

推荐。这货不看背景简直就是在借古讽今啊哈哈哈,把天朝和公知一起嘲讽了。

评分

太他妈的贵了居然要48块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