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人

如何理解中國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重慶大學齣版社
作者:楊中芳
出品人:
頁數:461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01
價格:5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2449331
叢書系列:鹿鳴心理 | 博雅華人本土心理學叢書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本土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社會學
  • 文化
  • 心理
  • 中國
  • 中國人
  • 中國文化
  • 社會心理
  • 國民性格
  • 行為習慣
  • 傢庭觀念
  • 集體主義
  • 傳統價值觀
  • 民族認同
  • 思維方式
  • 文化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收集瞭作者自1991年至今,有關本土心理學研究的論文。這些論文主要論,要如何在自身的文化/社會/曆史脈絡中,來理解中國人的心理活動及現象。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知我、情感以及道德發展等,有一個較全麵及貼切的認識和理解。

著者簡介

楊中芳,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廣州中山大學心理學係,現任北京北大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小組客座研究員。長期遊走海峽兩岸三地,從事本土心理學研究,編著有《中國人、中國心》、《如何研究中國人》、《如何理解中國人》、《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本土心理學研究論叢》等。現今主要研究興趣是對“中庸”實踐思維的構念化及實證檢驗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知識的文化/社會/曆史根源
第一章 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社會/曆史淵源──Sahakian著《社會心理學的曆史與體係》(第二版)中譯本之序
後記

第二章 在文化/社會/曆史的脈絡中看西方群體互動的研究
一、什麼是群體
二、群體互動所呈現的集體心理及行為
三、群體互動所呈現的個體心理及行為
四、群體作業中的互動
五、總體討論
後記

第三章 西方社會/性格心理學及文化/性格研究的危機及反省──為研究“中國人的性格”尋求啓發與靈感
一、前言
二、性格心理學的危機及反省
三、社會心理學危機及反省
四、文化/性格研究的危機及反省
五、總結
後記

第二篇 文化、社會與個體
第四章 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試論文化、價值與個體的關係
一、試圖打破一個迷思
二、本文論述的思考脈絡
三、文化、價值與個體
四、“集體主義”到底是什麼
五、中國人是集體主義的嗎
後記

第五章 試論如何研究中國人的性格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研究“中國人性格”的思考架構
四、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社會/曆史脈絡
五、中國人生活在其文化/社會/曆史意義體係之中
六、探討中國人性格要研究什麼課題
七、結語
後記

第六章 有關“本土契閤性”之我見──評論楊國樞著《本土契閤性及其相關問題的論證》
後記

第三篇 傳統、現代與個人
第七章 現代化、全球化是與本土化對立的嗎──試論現代化研究的本土化
一、前言
二、對過去現代化研究之檢討
三、現代化構念之重新思考
四、開解現代化研究的睏境
五、研究現代化的新進路
六、具體應該研究些什麼題目
七、總結
後記

第八章 在“文化/社會/曆史”脈絡中看兩性性行為差異──評論李美枝著《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
颱灣社會的錶現形態》
後記

第九章 “曆史”在本土心理學研究中的角色──燕國材主編《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史》之序
一、心理學史研究與本土心理學研究
二、心理學史研究的三個作用
三、心理學史的研究進路
後記

第四篇 中國人的釋義係統
第十章 中國人的世界觀:中庸實踐思維初探
一、前言
二、中庸實踐思維探研的理論意義
三、“中庸實踐思維”的構念化
四、中庸實踐思維是一個體係
五、中庸思維體係的特點
後記

第十一章 中國人的價值觀:“大我優先”體係剖析
一、前言
二、過去有關中國文化價值體係的論述
三、整理中國文化價值體係的依憑
四、中國文化價值體係總覽
五、結論
後記

第十二章 中國人的道德觀:一個“自己”嚮上發展的過程
一、前言
二、現代中國人所麵臨的道德問題
三、思考申述的道德化
四、中國人道德思考的特色
五、中國人道德思考的根源
六、與西方道德思考的差異
七、要研究什麼問題
八、文化、社會、個體的整體思考
後記

第十三章 中國人的人己觀:“自己”的“大我”與“小我”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中國傳統哲學思維對“自己”的構想
四、社會教化
五、中國人“自己”的特色
六、研究中國人“自己”的重點及方嚮
七、結論
後記

第五篇 重新理解中國人
第十四章 “順從”與“反叛”:中國人真是具有“權威性格”的嗎
一、前言
二、到底權威性格是什麼
三、中國人真是具有權威性格的嗎
四、中國人是否隻具有“權威性格”
五、總結
後記

第十五章 “情”與“義”:中國人真是重情的嗎
一、前言
二、情的本土分析
三、過去研究人際情感的睏境
四、我的故事
五、什麼是人際情感
六、換一個思考問題的方式
七、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八、重新理解中國人的情感
九、迴到我的故事
後記

第十六章 “婆”與“媳”:都是“自己人”帶來的麻煩
一、前言
二、“要不要本土化”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三、“要如何本土化”纔是一個問題
四、本土進路
五、以婆媳關係研究為例
六、總結
後記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些研究方法的探討很開眼界。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评分

理性看待自己所屬群體必備。書裏不僅提供瞭結論,其中關於文化與人之間理性的思考路徑更有價值。1麵對權威的順從性和麵對自我的'麵子',也即公我和私我的不同錶達,是中國人主要內在衝突的由來,所謂'兩難抉擇'多誕生於此。2群體凝聚力受加入代價、外來挑戰、努力而成功經驗、群體大小影響。

评分

《如何理解中國人》重讀,沉澱到自己腦海的內容是: 中國人的“自己”是可以擴張的,畫個圈,圈裏是自己人,圈外是外人。中國人道德的高低,就看自己的範圍大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講究的是做事情考慮各方利益,爭取達到恰如其分的和諧。 所謂的“集體主義文化”,“權威性格”,這些標簽都不能概括一個民族的特性。研究一個民族的文化,應該關注個體在適應特定環境時所遇到的問題,衝突,以及解決過程,從中總結齣一些模式。

评分

嚴肅的學術論文集,大緻翻瞭翻,作者是本土心理學的一麵旗幟:用心理學的視角,解讀傳統國學;用基於本土生態的文化觀,理解國人生活

评分

論文集, 成功引發我的拖延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