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人

如何理解中国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中芳
出品人:
页数:4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0-0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2449331
丛书系列:鹿鸣心理 | 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本土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社会学
  • 文化
  • 心理
  • 中国
  • 中国人
  • 中国文化
  • 社会心理
  • 国民性格
  • 行为习惯
  • 家庭观念
  • 集体主义
  • 传统价值观
  • 民族认同
  • 思维方式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1991年至今,有关本土心理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论,要如何在自身的文化/社会/历史脉络中,来理解中国人的心理活动及现象。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知我、情感以及道德发展等,有一个较全面及贴切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简介

杨中芳,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及广州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现任北京北大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小组客座研究员。长期游走海峡两岸三地,从事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著有《中国人、中国心》、《如何研究中国人》、《如何理解中国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与信任》、《本土心理学研究论丛》等。现今主要研究兴趣是对“中庸”实践思维的构念化及实证检验工作。

目录信息

第一篇 知识的文化/社会/历史根源
第一章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社会/历史渊源──Sahakian著《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二版)中译本之序
后记

第二章 在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看西方群体互动的研究
一、什么是群体
二、群体互动所呈现的集体心理及行为
三、群体互动所呈现的个体心理及行为
四、群体作业中的互动
五、总体讨论
后记

第三章 西方社会/性格心理学及文化/性格研究的危机及反省──为研究“中国人的性格”寻求启发与灵感
一、前言
二、性格心理学的危机及反省
三、社会心理学危机及反省
四、文化/性格研究的危机及反省
五、总结
后记

第二篇 文化、社会与个体
第四章 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文化、价值与个体的关系
一、试图打破一个迷思
二、本文论述的思考脉络
三、文化、价值与个体
四、“集体主义”到底是什么
五、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吗
后记

第五章 试论如何研究中国人的性格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研究“中国人性格”的思考架构
四、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社会/历史脉络
五、中国人生活在其文化/社会/历史意义体系之中
六、探讨中国人性格要研究什么课题
七、结语
后记

第六章 有关“本土契合性”之我见──评论杨国枢著《本土契合性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证》
后记

第三篇 传统、现代与个人
第七章 现代化、全球化是与本土化对立的吗──试论现代化研究的本土化
一、前言
二、对过去现代化研究之检讨
三、现代化构念之重新思考
四、开解现代化研究的困境
五、研究现代化的新进路
六、具体应该研究些什么题目
七、总结
后记

第八章 在“文化/社会/历史”脉络中看两性性行为差异──评论李美枝著《两性关系的社会生物学原型在传统中国与今日
台湾社会的表现形态》
后记

第九章 “历史”在本土心理学研究中的角色──燕国材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之序
一、心理学史研究与本土心理学研究
二、心理学史研究的三个作用
三、心理学史的研究进路
后记

第四篇 中国人的释义系统
第十章 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庸实践思维初探
一、前言
二、中庸实践思维探研的理论意义
三、“中庸实践思维”的构念化
四、中庸实践思维是一个体系
五、中庸思维体系的特点
后记

第十一章 中国人的价值观:“大我优先”体系剖析
一、前言
二、过去有关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论述
三、整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依凭
四、中国文化价值体系总览
五、结论
后记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道德观:一个“自己”向上发展的过程
一、前言
二、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问题
三、思考申述的道德化
四、中国人道德思考的特色
五、中国人道德思考的根源
六、与西方道德思考的差异
七、要研究什么问题
八、文化、社会、个体的整体思考
后记

第十三章 中国人的人己观:“自己”的“大我”与“小我”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构想
四、社会教化
五、中国人“自己”的特色
六、研究中国人“自己”的重点及方向
七、结论
后记

第五篇 重新理解中国人
第十四章 “顺从”与“反叛”:中国人真是具有“权威性格”的吗
一、前言
二、到底权威性格是什么
三、中国人真是具有权威性格的吗
四、中国人是否只具有“权威性格”
五、总结
后记

第十五章 “情”与“义”:中国人真是重情的吗
一、前言
二、情的本土分析
三、过去研究人际情感的困境
四、我的故事
五、什么是人际情感
六、换一个思考问题的方式
七、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八、重新理解中国人的情感
九、回到我的故事
后记

第十六章 “婆”与“媳”:都是“自己人”带来的麻烦
一、前言
二、“要不要本土化”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三、“要如何本土化”才是一个问题
四、本土进路
五、以婆媳关系研究为例
六、总结
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大老板的著作,华人本土心理学的拓荒者

评分

相当值得一读!!读N次了

评分

值得一读,虽然学术性文章读起来不轻松,但提供了思考中国人的另一视角。

评分

严肃的学术论文集,大致翻了翻,作者是本土心理学的一面旗帜:用心理学的视角,解读传统国学;用基于本土生态的文化观,理解国人生活

评分

相当值得一读!!读N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