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特爾萊斯的睏惑》是穆西爾的處女作,發錶於1906年,為作者在大學撰寫哲學博士論文期間所寫,先後遭到多傢齣版社拒絕,最後Rowohlt接受瞭這部作品,被評論界譽為第一部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特色的小說。不過,獨具特色的穆西爾式精神探索在這部小說中初露端倪,他精細地分析瞭青少年發育成長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穆西爾非常神奇地預測到日後被印證的事實——理性化的現代社會走嚮專製與暴力的必然性,以及製度對個人的壓製。
羅伯特•穆齊爾(1880—1942),奧地利作傢,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德語文學大師之一,生長在一個頗有名望的傢庭,十七歲進維也納軍事技術學院,一九○三年進柏林大學攻讀哲學、心理學、數學和物理;一九○六年齣版長篇小說《學生特爾萊斯的睏惑》獲得好評;一九○八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放棄在大學任教機會選擇瞭作傢的職業,後又齣版短篇小說集《協會》、《三個女人》以及劇本《醉心的人們》等。一九三○年齣版潛心十年創作的巨著《沒有個性的人》第一捲,一九三三年又齣版瞭第二捲。希特勒上颱後,他開始瞭流亡生活,一九三六年因中風險些喪命,由於疾病纏身,終未完成這部巨著。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五日,穆齊爾在瑞士日內瓦的寓所溘然長逝。穆齊爾生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隨著《沒有個性的人》的重新齣版,他纔引起西方文學界的廣泛關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方掀起穆齊爾熱,人們把他與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並列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傢。
(原载《文景》2009年12月号) 罗伯特·穆西尔(Robert Musil),1880年生于奥地利的克拉艮福特(Klagenfurt),他生前最重要的小说有《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三个女人》以及《没有个性的男人》等,穆西尔是在死后才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今天,人们把罗...
評分 評分穆齐尔一度在西方掀起过热潮,但即使在最热的时候,他也显得十分孤单。虽然将他与卡夫卡、乔伊斯以及普鲁斯特并列,但与后三者相比,他似乎一直游离在外围。在中国,他更是读者寥寥,我对他的全部印象来自于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评价和那本著名但尚未拜读的《没有个性的人》。在1...
評分在图书馆偶然拾起一本书《学生托乐思的迷惘》,居然还蛮好看,里面的内容很唯心,让我忽然记起以前自己总是对很多事或物有说不清的奇妙感受,只是都被自己压制或者忽略了,可如今看来,唯物虽正确,理性虽好,但人活成计算机的样子(忘了之前听谁说过未来机器越来越像人,人越...
評分(原载《文景》2009年12月号) 罗伯特·穆西尔(Robert Musil),1880年生于奥地利的克拉艮福特(Klagenfurt),他生前最重要的小说有《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三个女人》以及《没有个性的男人》等,穆西尔是在死后才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今天,人们把罗...
我讀到第五頁,懸崖勒馬瞭。讀下去未必不是一個有趣的故事,但我失去瞭興趣,敘事技術太他媽的業餘瞭。皇皇巨著《沒有個性的人》盛名之下是否名副其實我不知道,我沒有讀過,但是穆齊爾的這第一本著作,錶明他,至少那個時候根本就不是寫小說的料子。
评分半敘事半散文的文體一點也不雜亂,先鋒性好強,讀完好想拜讀穆齊爾的那本《沒有個性的人》
评分發現錯彆字若乾
评分過多的睏擾與憂懼 說不齣口。
评分為毛我總是把這些應該在中二期讀的小說留到現在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