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愛德華滋《論宗教情操》(On Religions Affections)的節譯本,真正的基督信仰在於對神和他的聖潔之深深愛幕,在於對屬靈之事的確信,在於對自己的罪汙敗壞羞恥的感覺。一個被神的靈重生的人有什麼樣的特徵呢?如何分辯真正屬靈的基督徒與虛假、並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之間的差異?作者針對這樣的問題,嘗試把聖經的答案呈現齣來。
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1703年-1758年),至今仍被認為是美國最齣色的神學傢,是十八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的領導者,也同時被視為美國哲學思想的開拓者。
十八世紀初正值理性時代和物質主義的思潮,理性至上的浪潮對教會産生瞭衝擊,愛德華滋將屬靈生命與理性思維融閤在一起,將對信仰的熱情注入到當時僵化的正統神學係統之中,使神學真的成為教會更新的動力。
“清教徒像阿尔卑斯山脉,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好比喜马拉雅山脉,爱德华滋就是珠穆朗玛峰。”——钟马田 我想在此就《宗教情感》一书的内容,谈几点认识,或许可以帮助读者理清一些思路。因为作为本书的译者,我对这本书比较了解,如果能够在这方面为读者贡献一点力量,尽一些...
評分爱德华兹在《宗教情感》中对一些真实的异象和感动进行分析,认为这些不过是身体虚弱时知觉之门的打开。真正的情感是基督徒全然的付出。 当人陷入困苦或为新近的某次讲道所感动时,往往是信仰的开始,但更重要的是 避免因自身的知识产生骄傲,因美妙的体验而过度关注自己 ,要认...
評分如果白白的恩典和因信称义的教义与“圣洁行为是蒙恩的记号”相抵触,那么这些教义就必然与我们里面的任何蒙恩记号、任何圣洁以及我们里面的任何恩典或任何体验相抵触。因为如果圣洁行为可以成为我们称义的本钱,从而与恩典和因信称义的教义抵触,那么所有这些东西同样也能成为...
評分我们有的时候会陷入属灵上的迷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我们被教导要有得救的确据,实际有时又没有,受洗了反而失去了属灵的追求,这本书真是很好的指引。避免自我欺骗和追求上的自义疲软
評分奇丑无比的翻译。 一个差的不能再差的翻译版本。 比如:“Person”翻译成“人”, 比如“Holy spirit”翻成神圣灵。 不忍卒读啊! 推荐看赵中辉牧师翻的《宗教情操真伪辩》。
棒!認清基督信仰實質,莫要做個稀裏糊塗,濫竽充數的基督徒。
评分看得不是 很深入 嗯 可能少瞭那種信仰熱忱,所以就缺少瞭這種理智的激活。
评分愛德華茲的真是無與倫比的
评分藉著本書,看見自己很多屬靈的黑暗~
评分一辨就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