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觀研究

佛教史觀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宋道發
出品人:
頁數:342
译者:
出版時間:2009-5
價格:30.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25414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佛教史
  • 佛教
  • 佛教哲學
  • 西方史學史
  • 曆史
  • 2009
  • 佛教史觀
  • 佛教思想
  • 中國佛教
  • 佛教史
  • 曆史哲學
  • 宗教研究
  • 文化史
  • 學術著作
  • 史學
  • 佛教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佛教史觀研究》講在中國古代史學的長河之中,有一條特異且重要的支脈,那就是中國佛教史學。佛教傳人中國後,自魏晉南北朝以迄清代,高僧大德們齣於弘法護教的動機與目的,前後相繼,著史不絕,形成一相對獨立、自成體係的中國佛教史學傳統,為後人留下瞭數量眾多、體裁多樣、內容宏富的佛教史籍。在悠久的中國佛教史學傳統中,曆代佛教史傢們藉鑒和改造傳統史學的修史體例與方法,並創造齣一些新的修史體例,以佛教史傢的眼光來揀擇史料和記述佛教的事跡,對有關史事進行評論,錶現齣至為獨特的佛教史觀。然自近代以來,佛教學者對於佛教史觀的探討非常罕見,係統的研究至今未見。筆者乃集十年之功,在係統研究中國佛教史籍的基礎上,從中抽繹齣六種主要的佛教史觀,即本跡史觀、感應史觀、神通史觀、業報史觀、末法史觀、正統史觀。最後,筆者把佛教的緣起論視為一種最為根本的曆史觀,用以統攝上述六種史觀,構成一個相對完整、嚴密的佛教史觀體係,稱為“一本六支”。這一佛教史觀體係的揭明有著極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其一,對佛教史籍中的豐富內容,尤其是被人們視為神秘、虛誕的感應、神通、業報等記載,給齣瞭閤乎佛教教理的理性化解釋,肯定瞭這類記載的真實性及其在佛教曆史發展中的重大作用,為人們閱讀和理解佛教史籍的內容提供瞭必要的參考和指導。其二,對於佛教曆史的源流、佛教曆史發生的動力與機製,佛教曆史現象中的因果關係,以及佛教曆史的分期等重大的佛教曆史理論問題,都給齣瞭非常明確的迴答,其理論的精密深邃,遠非世俗史觀所可相比。其三,第一次用佛教史觀把全部佛教史籍統一起來,視佛教史籍為一個嚴整的係統,從而為中國佛教史學史的係統研究作瞭必不可少的理論準備和鋪墊。其四,一改以往諸多學者認為佛教史籍僅是彌補正史之不足的片麵看法,力圖糾正一般佛教史研究者以先人為主之見對佛教史籍有關內容進行過濾與篩選的武斷做法,為佛教曆史研究另闢蹊徑,為更為如實地研究佛教曆史提供有益的理論藉鑒與方法論的啓示。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一、佛教史觀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1頁
二、研究的範圍與方法 第5頁
三、對佛教史籍的總體評價 第7頁
四、初步的研究結論——“一本六支” 第10頁
第一章 佛教史傢著史的動機與目的 第13頁
三、紀傳體佛教史類 第37頁
四、編年體佛教史類 第38頁
三、編年體佛教史類 第55頁
第二章 本跡史觀 第59頁
第二節 本跡史觀 第72頁
三、佛教曆史人物 第90頁
第三章 感應史觀 第104頁
第二節 感應史觀 第115頁
一、曆代佛教史籍中的感應事跡 第115頁
二、感應史觀視野中的佛教曆史問題 第131頁
第四章 神通史觀 第144頁
第二節 神通史觀 第158頁
第五章 業報史觀 第188頁
第二節 業報史觀 第201頁
一、佛教史籍中有關善惡業報的記載 第201頁
二、業報央觀視野中的佛教曆史問題 第212頁
第六章 末法史觀 第226頁
第二節 末法史觀 第240頁
第七章 正統史觀 第251頁
二、佛教法統的形成 第261頁
第二節 禪宗的正統史觀 第286頁
一、北宋契嵩首倡禪宗正統史觀 第286頁
第三節 天颱宗的正統史觀 第296頁
一、天颱宗佛教史籍的編撰背景 第296頁
二、天颱宗的正統史觀 第298頁
第八章 緣起史觀 第314頁
第一節 緣起史觀的提齣 第314頁
第二節 緣起史觀的基本內容 第317頁
一、佛教的時間觀 第317頁
二、佛教的地理觀 第320頁
第三節 “一本六支”的佛教史觀係統 第321頁
第四節 佛教史觀與佛教史籍 第322頁
第五節 佛教史觀不是神學史觀 第323頁
一、本課題研究的艱巨性 第325頁
二、筆者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第326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历来之中华学人,具大智者如恒河沙,怎不会料想此领域?所谓佛教史学史,是佛教史之再整理,以严谨之态度再审视佛教史之法脉,溯其滥觞,理其经络,去伪存真,又兼以金石、碑铭、墓志、正史、稗史、时人笔记等,予以融汇,方能清晰之发展,提炼之思想,总括其观念,以此而言,...

評分

历来之中华学人,具大智者如恒河沙,怎不会料想此领域?所谓佛教史学史,是佛教史之再整理,以严谨之态度再审视佛教史之法脉,溯其滥觞,理其经络,去伪存真,又兼以金石、碑铭、墓志、正史、稗史、时人笔记等,予以融汇,方能清晰之发展,提炼之思想,总括其观念,以此而言,...

評分

历来之中华学人,具大智者如恒河沙,怎不会料想此领域?所谓佛教史学史,是佛教史之再整理,以严谨之态度再审视佛教史之法脉,溯其滥觞,理其经络,去伪存真,又兼以金石、碑铭、墓志、正史、稗史、时人笔记等,予以融汇,方能清晰之发展,提炼之思想,总括其观念,以此而言,...

評分

历来之中华学人,具大智者如恒河沙,怎不会料想此领域?所谓佛教史学史,是佛教史之再整理,以严谨之态度再审视佛教史之法脉,溯其滥觞,理其经络,去伪存真,又兼以金石、碑铭、墓志、正史、稗史、时人笔记等,予以融汇,方能清晰之发展,提炼之思想,总括其观念,以此而言,...

評分

历来之中华学人,具大智者如恒河沙,怎不会料想此领域?所谓佛教史学史,是佛教史之再整理,以严谨之态度再审视佛教史之法脉,溯其滥觞,理其经络,去伪存真,又兼以金石、碑铭、墓志、正史、稗史、时人笔记等,予以融汇,方能清晰之发展,提炼之思想,总括其观念,以此而言,...

用戶評價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6日捐贈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6日捐贈

评分

以佛教義理結閤史學觀念所創的“一本六支”理論,雖不能涵蓋所有佛教史著編纂,但已經實屬難得。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6日捐贈

评分

大國學基金會於2010年6月16日捐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