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厄休拉•勒古恩
美国科幻/奇幻大师,被誉为世界幻想文坛的女王。1929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曾就读于著名的女子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现并入哈佛大学),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勒古恩的创作范围十分广泛,除幻想小说外,她还创作诗歌和青少年读物。迄今为止,勒古恩共获得五次雨果奖、六次星云奖、一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十八次《轨迹》杂志读者票选奖。2003年,勒古恩被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授予“大师奖”。她的代表作《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均为雨果奖、星云奖双奖作品。
同一个恒星系中,人类定居的两颗行星互为月亮,盈盈相望,却被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形态隔绝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阿纳瑞斯:贫瘠,荒芜。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类组成一个集体至上的社会,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社会的约束虽然实现了对全体成员的保障,却渐渐成为一种禁锢。
乌拉斯:富足的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进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鼓励竞争的世界富于创造性,但也造成了个人、集团的对立和鲜明的贫富差异。
本书体现了勒古恩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深刻思考。主人公谢维克毅然脱离阿纳瑞斯,投奔乌拉斯,却在发现乌拉斯社会丑陋的一面后再次逃离,成为两个世界的叛离者。人类应该往何处去?勒古恩没有、也不可能提供明确的答案。
最优秀的科幻小说能让读者掩卷长思——也许答案就在读者的思索之中。
也许题目变成《阿纳瑞斯与恩纳·穆穆依:论乌托邦的极简主义》会更加煽情一点,但事实上接触的乌托邦题材的东西并不多,所以只好作罢。而且现在是想到哪写到哪,散漫无比的随笔。 起始的念头是被早上一个梦所致。 这个梦大抵上是这样的: 村长大人号召全村男壮丁——但事实...
评分我很好奇竟然有人认为这本书写得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连两星都不值。 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值苏联最强大的年代。而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一大堆运动之后,美国社会展开了对社会制度的...
评分太阳底下无新事,可是每个生命,每个个体生命不是新的,他们为什么要诞生? 不确定的乌托邦,这个副标题直观的表达了整本书的印象。勒古恩笔下,第一代奥多主义者自我放逐到了阿纳瑞斯,依靠心中明确的理想与道德,明确了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构架了无政府主义的阿纳瑞斯,那...
评分1974年的作品,那种双线发展时序倒错的叙事手法后来被大量复制(尤以美剧为甚)。 无错,勒瑰恩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批评,但两种还是有些许分别;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淋漓畅快的带着喜感,对社会主义的批判却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怜悯。 说到底,两种主义其实都在推销它们没...
评分看评论觉得是应该认真读的书,但作者行文太啰嗦或者是我失去了耐心。
评分跟复杂的真实世界相比,书里的两种社会形态设定还是显得简单化甚至幼稚了。
评分1、靠洗脑来维持的乌托邦里也必然要发生权力斗争;2、没有私有产权,官僚控制资源和人的权力只会更大;3、从现实来看,乌托邦的贫穷不是资源缺乏的缘故,而是缺乏私有产权的结果;4、马克思说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最好也不过如此。
评分那两个世界的原型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吧。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团结是永恒的矛盾。
评分另类的乌托邦小说,除非能用些生物学手段彻底改造人的认知,否则个体和社会之间永远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过改造后的是“新”人还是“非”人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