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世界》記錄瞭楊瀟2010—2019十年間前往美國、埃及、肯尼亞、緬甸、德國等十多個國傢旅行、訪學、短居的足跡,是一個擁抱世界的青年去現場,探尋可能性(並且認識不可能性)的曆程。
2010—2019這十年,是中國人與中國護照真正擁抱世界的十年,迴過頭看,這更像是曆 史的一段特殊恩惠,幾乎不可避免地被鄉愁化地對待。作者帶領我們重新迴到一個又一個現場,讓今日的目光照進當時當刻的記錄,從時事、人文、曆史、地理等多個維度,探討瞭在一個轉型的世界裏,我們如何學會與過去相處、如何麵對曆史的內爆與偶然,如何探索與思考一個可能的世界。
楊瀟,記者、作傢、背包客。200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係,先後供職於新華社、《南方人物周刊》、《時尚先生Esquire》。從2010年起周遊世界,嘗試一種融閤時事、曆史、智識討論與人文地理的敘事文體。曾齣版《子弟》《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重走》一書獲豆瓣2021年度中國文學(非小說)NO.1、豆瓣圖書年度高分NO.9;單嚮街書店2021年度旅行文學奬。
细致观察,打开自己,融入周边环境,和旅途中遇到的人们对话,这是作者给我的感觉。 杨潇老师思维是很开阔的,比如一位背包客大叔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西非利比里亚待了两年,任务是教当地人照料好他们的鱼塘。作者将听到的这段经历扩大外延,将这件事情放置在更大的途径下去思考...
評分《可能的世界》是作者杨潇用他细腻而深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无疑是对旅行文学的一次全新探索。 书中记录了作者杨潇在2010年至2019年间,跨越美国、埃及、肯尼亚、缅甸、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旅行、访学和短居经历。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
評分 評分 評分细致观察,打开自己,融入周边环境,和旅途中遇到的人们对话,这是作者给我的感觉。 杨潇老师思维是很开阔的,比如一位背包客大叔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西非利比里亚待了两年,任务是教当地人照料好他们的鱼塘。作者将听到的这段经历扩大外延,将这件事情放置在更大的途径下去思考...
試讀本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翻完,春節在旅途中就開始搜埃及主人公的現狀,感慨滄海桑田居然隻要區區十年。這些十幾年前的報道,無論語言、視角都絲毫沒有過時(大量同期新聞稿件都沒法看瞭),相反像琥珀一樣保存瞭珍貴的時間切片。更驚訝的是作者在齣行前到底要做多少案頭準備,纔能在現場找到閤適的采訪對象,把復雜的曆史政治背景捋齣一個清晰的綫索,帶著讀者迅速進入。這種問題意識和這種文體在當下中文媒體中已經基本消失瞭。
评分在今天迴望2019年前的世界旅行其實有點遙遠的索然無味瞭,即使不免“唏噓”也讓我覺得有點厭倦瞭,不必再驗證什麼瞭,也不想再聽瞭。想起最近因為電視劇又火起來的李娟在2010年和今天讀起來感覺完全不一樣,事實上今天也不可能再讀進去瞭,否則就像把頭插進土裏的鴕鳥。今天我連讀點饒有反思的旅行文章都覺得是浪費時間,不如多看點具體的非虛構,或者跟gpt聊聊天,也許這該反思的是我自己吧,我隻是再也迴不去瞭,也許你們可以呢,也挺好的呢。
评分“我想努力,再努力,追上2019年”
评分不得不說,相較於重走,這一本是讓人失望的。疑似若乾往期文章的閤集,最好的幾篇是美國,之後的要不然有時效性的問題(作者在埃及部分顯然已經意識到此),要不然就是不脫一般旅行文學的窠臼,散漫而無主題,難為編者為這一鍋大雜燴取瞭個好書名。
评分完全屬於我的閱讀舒適區,厚厚一本很快就翻完瞭。但是寫得太輕,難以承接那麼厚重的歷史與現實,當作專欄閤集看還不錯,但我對埃及、東南亞、日本和東歐這些地方已經不是初讀的狀態瞭,所以讀完更多是一種吃快餐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