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零三十六天 一个母亲的逃离和回归
玛吉•吉伦哈尔改编同名电影,奥利维亚•科尔曼倾情主演
《暗处的女儿》是我发表的所有小说中,最让我痛苦,也是和我联系最密切的。——埃莱娜·费兰特
黛莉亚、奥尔加、勒达经历了不同形式的爱,在各种变故的冲击之下,她们的爱发生了变形,但还 是保留着强劲的能量,那是经历了考验、痛彻心扉的爱,是活生生的。——埃莱娜·费兰特
————
在两个女儿跟随父亲去了多伦多后,中年离异的勒达一个人去海边度假,在沙滩上,她遇到年轻的母亲尼娜和女儿埃莱娜,勒达和这对幸福的母女产生了一种复杂的依恋。勒达故意拿走了埃莱娜遗忘在沙滩上的布娃娃,让尼娜的生活陷入彻底的混乱。
十五年前,一个叫比兰达的英国女人在勒达无望的生活中出现过几个小时,彻底改变了勒达的命运。十五年后,二十二岁的尼娜似乎也选择勒达来帮助自己出走,但勒达最终的坦白令她陷入恐惧。在这片海滩,勒达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和女儿破碎的过往。
《暗处的女儿》(2006)是埃莱娜•费兰特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由玛吉•吉伦哈尔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21年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奥斯卡奖三项提名。
埃莱娜•费兰特1992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烦人的爱》,1995年被意大利导演马里奥•马尔托内改编为同名电影;此后相继出版小说《被遗弃的日子》(2002),与书信访谈合集《碎片》(2003,2016),小说《暗处的女儿》(2006),以及儿童小说《夜晚的海滩》(2007)。
2011年至2014年,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
2015年,费兰特被《金融时报》评为“年度女性”。2016年,《时代》周刊将埃莱娜•费兰特选入“最具影响力的100位艺术家”。2017年3月,《我的天才女友》被改编成话剧在伦敦上演。2017年,HBO宣布将“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编成系列电视剧。
作家的最近两部作品是小说《成年人的谎言生活》(2019),以及随笔集《页边和听写》(2021)。
译者简介
陈英,意大利语言学博士,现任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译有“那不勒斯四部曲”以及《碎片》《愤怒的城堡》《一个人消失在世上》《迫害》《拳头》《威尼斯是一条鱼》《鞋带》《微型世界》等。
文学作品应该是什么样貌?从审美角度的体验到底有多重要?既然话语即权力,从权力范畴延伸,我们通过作者个人的文字观看到的是现实的负形。艺术依赖现实。现实,从来不是一个确然之地,而是活着的生态系统。 我们的现实存在两性、现代与自然、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现实却依旧不...
评分 评分故事最后,勒达接到了女儿们的电话,她说:“我死了,但我很好。” 第一遍看电影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失血过多的勒达躺在沙滩上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第一遍读小说,我也在试图寻找这个答案。 或许,勒达在短暂放弃母职后,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她的不原谅是惩罚自己在女儿心中的...
评分最让我痛苦的,也是和我联系最密切的。”这种矛盾的指向是不是我们都曾有过呢?只是我们觉得不该讨论它,也许讨论它就是不道德的,妈妈的属性就该是默默牺牲么? “那些年我没法再学习,和女儿玩耍时,感受不到丝毫乐趣,我觉得自己躯体里没有灵魂,再也没有欲望。”埃莱娜直白...
评分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my own mother while reading. Contemplating whether she feels the same distortion between her mother identity and her true self. Wondering how was she lost in life looking for the real love and satisfaction as a woman. If she would...
“母性”是自我实现的反面。一个女人最大的不幸在于,还没找到自己,就先成为母亲。
评分费兰特,阴暗系的扎心好手,看完这本,我决心不要再看她的书给自己添堵了。(但貌似也已经全出完了)来标记的时候才发现有电影,还是众星云集的那种,要去补一下。
评分我强烈的感到,勒达就是莱农和莉拉的化身,她们完全是一体的,她既有莱农的善于自我反思,又有莉拉的反叛和破坏性。 莉拉丢失的女儿尼娜在这里成为年轻活力又脆弱母亲,埃莱娜成为懂事又乖张女儿,这种冲突感同时也加重了勒达在母亲与女儿身份之间的认同矛盾,让她不断的去面对过往的伤痛和选择。没有一种选择是能够轻易的,诚如莱农和彼得罗,即使已经是高知家庭,女性在家庭生活当中看不了的牺牲依然是让人心碎的,没有时间去思考,被迫放弃自己原有的所有精神支持,所以这一次,作者选择了逃离。 一个女人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子:渴望又厌恶亲子关系的女儿,追随内心理想而离开丈夫孩子的女人、或扮演将性魅力收进潘多拉魔盒的温柔妻子、还是沉浸在孕育生命喜悦中的强壮的母亲?
评分一帮被母职戕害的母亲,一群被儿性搅浑的孩子。娜尼肚子里的黑水是源头也是终点。我确信,陈英老师所翻译的一定是费兰特想表达的,女儿在暗处作痛,而母亲早就被暗杀了。
评分【2024.32】情感的描摹上,比《被遗弃的日子》更加直白。在父权社会长大的女人,注定会带着一种自我矮化与自我厌恶的情感,而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也因为厌女媚男与深入骨髓般的雌竞心理,注定会充满爱与嫌甚至恨的矛盾。为了照顾女儿,母亲不得不放弃自我,同时,将这种牺牲转化成嫉恨投射在女儿身上;而女儿却不肯朝着母亲所期待的方向成长——母亲的自我被白白剥夺、母亲的牺牲因此变得一文不值。所幸,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反省,母亲与女儿会发现她们其实是一体的,她们不必彼此倾轧,母亲与女儿终归会互相谅解。(扣一星在1-4的翻译上,真的不如机翻,看得味同嚼蜡,后面换译者了明显好看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