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

阿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陈丹燕
出品人:果麦文化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24-4-15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9714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爱情
  • 家庭
  • 女性
  • 成长
  • 命运
  • 时代变迁
  • 社会百态
  • 乡土
  • 苦难
  • 温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丹燕非虚构作品,纪录女性祖辈的真实命运,探寻爱与独立的艰难平衡。

每个人都能在阿玉身上,学习到强大的爱的能力。

1914年,阿玉出生在广西平乐大街上的一栋旧砖木房里。

1932年,阿玉十八岁,母亲因霍乱去世,父亲为避债离家,她从此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根钩针谋生,将大弟弟 莲生(陈丹燕父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健生抚养长大。

1956年,阿玉和分别多年的弟弟莲生再次重逢,从此住进莲生家里,先后照料两代人一共五个孩子长大,其中就有陈丹燕老师和她的女儿陈太阳。在陈丹燕来看,正是因为阿玉一日日的伴随,才让这个家族的孩子认识到,“爱”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2010年,陈丹燕在父亲莲生回忆录的指引下,回到广西平乐探寻祖迹,终于将阿玉的前半生拼凑完整,真正认识了阿玉这个人。可没过几个月,在上海缠绵病榻七周之久的阿玉,就在那年中秋节的清晨,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陈丹燕自此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写下了这部满含爱与思念的作品。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嫁人生子的阿玉,一生都被困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将三代子女抚养成人。没有独立的职业、终生都在厨房里忙碌的她,却用一颗在家庭浸润出的柔软的心,教会了陈丹燕等人爱的能力。

在阿玉身上,陈丹燕看到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用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爱,也敢于在病痛中全力要求他人的爱,更能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每一个受她照顾的人,让大家都能成为被爱护佑的人。

通过阿玉的故事反观自身,陈丹燕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

因职业而独立的我们,可能像依赖于家庭的阿玉那样,成为愿意付出爱、善于接受爱、敢于要求爱的人吗?

作者简介

陈丹燕

作家,纪录片导演,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被译为英、德、日等多国文字发行。

1984年发表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和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均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1986年发表小说《女中学生之死》,入选日本儿童文学协会20世纪最好的100本世界儿童文学作品。

1997年出版小说《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宽恕文学金奖、奥地利国家青少年读物金奖、德国国家青少年读物银奖、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

1998年出版小说《我的妈妈是精灵》,被香港《文汇报》评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儿童幻想小说”,至今畅销超300万册,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陪伴许多孩子长大。

2018年出版旅行文学作品《捕梦之乡》,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之旅行文学奖、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特殊贡献奖。

2023年执导纪录片电影《萨瓦流淌的方向》,获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特别推荐导演奖,同年获得塞尔维亚总统金质勋章。

目录信息

引子
第一章
要是没有莲生的回忆录,我想我不会来到平乐。我们这些孩子都鼓励莲生写下回忆录,在他写的第一章里,我看到了阿玉。但我们却没鼓励和帮助阿玉,回忆自己的一生。
第二章
这就是阿玉用了一辈子的钩针。后来她去养老院住,还将这根钩针带去。像我随身带着手表和笔一样,她随身带着钩针。
第三章
她既得不到理性的力量使她冷静,也得不到信仰的保护和安慰使她安宁。她躲避那些心灵深处坍塌的东西,直到被逼到面前,无处可躲。
第四章
这是莲生与阿玉最后一次见面,他们躺在同一家医院,穿同样的病服。最后一面,匆匆的五分钟。
第五章
左手插进奥由米的后背,摸索控制她头的机关时,我摸到了干燥的厚纸片:原来是它撑起了衣服里奥由米的肩膀和锁骨。我的手指感到久违的熟悉:干燥,因为皮包骨头了,皮肤完全松下来,在细布衣裳里摸上去,就是这样干燥,以及微微不平。原来我手上的皮肤还记得阿玉,原来你爱的人是不会从你的身体上消失的,当她已在世界上遍寻不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一次看陈丹燕的书,写她姑姑的故事。 作者回到父亲与姑妈所在的故乡,从那些旧事物中去探访阿玉年轻时候的时光。 读前半部分时总是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 我的曾外祖母因为我妈的缘故总是很喜欢逗我们,冬天时常与她抱着暖手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我的曾外祖父是...

评分

第一次看陈丹燕的书,写她姑姑的故事。 作者回到父亲与姑妈所在的故乡,从那些旧事物中去探访阿玉年轻时候的时光。 读前半部分时总是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 我的曾外祖母因为我妈的缘故总是很喜欢逗我们,冬天时常与她抱着暖手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我的曾外祖父是...

评分

第一次看陈丹燕的书,写她姑姑的故事。 作者回到父亲与姑妈所在的故乡,从那些旧事物中去探访阿玉年轻时候的时光。 读前半部分时总是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 我的曾外祖母因为我妈的缘故总是很喜欢逗我们,冬天时常与她抱着暖手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我的曾外祖父是...

评分

第一次看陈丹燕的书,写她姑姑的故事。 作者回到父亲与姑妈所在的故乡,从那些旧事物中去探访阿玉年轻时候的时光。 读前半部分时总是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 我的曾外祖母因为我妈的缘故总是很喜欢逗我们,冬天时常与她抱着暖手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我的曾外祖父是...

评分

第一次看陈丹燕的书,写她姑姑的故事。 作者回到父亲与姑妈所在的故乡,从那些旧事物中去探访阿玉年轻时候的时光。 读前半部分时总是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情景。 我的曾外祖母因为我妈的缘故总是很喜欢逗我们,冬天时常与她抱着暖手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而我的曾外祖父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动人的故事,很纯净的阿玉。阿玉被困在家庭里,一生未婚未育,却全力带大一家三代七口人,并教会他们爱的能力。厨房就是她的殿堂,家人就是她的全部。她用终生诠释什么才是人生的必要之物,她将自己的爱藏在最日常的一针一线里。有幸成为这本书的编辑,我也感受到了阿玉毫无保留的爱。

评分

本来应该很喜欢的,但是书里有一些让我觉得很不适的细节。

评分

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想到奶奶,她亦是一生囿于厨房与田地。夏天的夜晚,奶奶总是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她平淡有时甚至是笑着讲出从前的苦日子,当时小小的我却因心疼小时候的奶奶而偷偷流泪。

评分

“原来我手上的皮肤还记得阿玉,原来你爱的人是不会从你的身体上消失的,当她已在世界上遍寻不得。”在阿玉离世多年后,陈丹燕又一次和阿玉相逢了。

评分

陈丹燕是一个跟我八字不合的作者。我很喜欢她的游记、她的写作、她的口述史,但无法忍受她对旧中国家族文化的崇拜、渴望和妩媚粉饰。意外地在这本她追寻家族旧事的书里找到了一点跟这种崇拜有关的解释,虽然是一种物极必反的负片式的解释。我更共情与认同的反而是阿玉和莲生对底层生活残酷的看透。陈几乎是一厢情愿地打着父姑的名号追寻了她自己想象中的故土,而这种故土其实被它的亲历者所厌弃。陈很诚实地记录下了这种其实对她不利的反差,这种诚实让我尊敬作为写作者的她,虽然我还是无法理解和认同她始终如一的古典时代伪中上流社会的妩媚文艺和粉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