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长子独家回忆录,温情记述父母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最后的告别:有关爱与悲伤、失忆与幽默、温馨与智慧
★最初的感动:来自家人真挚、朴实的记忆,重温与父母共度的岁月
★收录多幅私藏珍贵家庭照片,附作家年谱
---
2014年3月,与阿尔茨海默病斗争多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感冒了,妻子梅塞德斯·巴尔恰却预感最终结局将到来:“我们过不去这一关了。”死亡如约而至,作家于4月17日去世。2020年8月15日,梅塞德斯·巴尔恰去世。
长子罗德里戈·加西亚决定写点什么纪念父母,当作最后的告别。当父母如行星般消逝,他会哀伤,却更加理解父母面对生活与死亡时的姿态:晚年时父亲就算失忆也不忘偶尔跟身边人逗趣;母亲温柔坚强一如从前,妥帖地处理丈夫的后事,但绝不承认自己是“遗孀”;即使身份再特殊,他们一家也从未要求过特权。
这是一份充满温情的礼物,慷慨地赠予每一个无法避免告别的人。
---
他八十岁时,我问他感觉怎么样。
“八十岁的风景是动人的,真的。尽头就要到了。”
“你害怕吗?”
“我感到无限悲伤。”
---
★这本书不仅是一个儿子向他杰出的父母表达敬意,更揭示了迷人生活中隐藏的角落。它并不感伤,慷慨又充满智慧。——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哥伦比亚当代作家)
★在这场美好的告别中与两位杰出的人物说再见。所有曾像我一样步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世界的人都将因这本书陶醉、感动。——萨尔曼·鲁西迪
★那些不安的心、不协调的记忆节拍、逸事、回忆、诙谐幽默的闪光和忧伤的旋涡成了一幅幅画面,在简短的片段中交织。——《芝加哥书评》
【作者简介】
罗德里戈·加西亚·巴尔恰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子,哥伦比亚电影及电视剧导演、编剧。《百年孤独》电视剧的制片人。
【译者简介】
杨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班牙语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译有《霍乱时期的爱情》《浴场谋杀案》《未知大学》(合译)等多部作品。
我国有两类形容父子代际强弱的俗语:虎父无犬子和鸡不及凤。罗德里戈·加西亚显然属于前者,尽管他不像其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世界文坛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在另一条赛道上闯出一片天地。作为一名电影导演,他拍摄了《母与子》《雌雄莫辩》《看看她就能知道的事情》《雷...
评分死亡,无可避免,马尔克斯的告别充满了温情,很感谢他的家人写下这本书,这是送给读者最珍贵的礼物。 他年近七十岁时: “我想,这一切马上就要结束了” “不过还有点时间,不出必过于忧虑” 他八十岁时: “八十岁的风景时动人的,真的,尽头就要到了” “我感到无限悲伤” “...
评分 评分 评分“八十岁的风景是动人的,真的。 尽头就要到了。 你害怕吗? 我感到无限悲伤。” 看到这儿有点难过,但马尔克斯说的很真诚。“悲伤”是走到生命尽头的无奈,但生命不只是长度,还有广度,马尔克斯用他的笔写出了厚重宽阔的精彩人生。 2014年3月,与阿尔茨海默病斗争多年的加西亚...
算是陪老马一程吧
评分《一次告别》是马尔克斯的儿子对父亲生前的回忆,那些如絮语一样的文字,让人卷进一个又一个回忆的漩涡,像看一场黑白老电影,太多如潮水一般的往事涌上心头,仿佛枕着海浪的拍打声沉沉睡去,不愿醒来…… 人的来去,终不由己,学会接受离开,坦然面对“告别”的那一刻,也是人成长的一部分。
评分我们读过马尔克斯的作品,了解过他的生平,但对他晚年直至生命结束的过程却知之甚少。作者是马尔克斯的儿子,他用满是怀念的文字记录了父亲病重直至去世的过程,这是他与父亲的一次告别,谁又能说,这不是对父亲的纪念?记忆可能会消失,但文字会永存。
评分我愿意一遍又一遍、无穷无尽地阅读加博的生活、阅读他的作品、阅读他的生命。
评分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世界的告别像任何一场死亡一样既荒谬又真实,既骇人又甜蜜。这本小书从儿子的视角记录了这个混乱却又合理的过程,既有因他文豪身份而产生的独特故事,也有作为儿子面对父亲的死亡而触发的普遍心理和思考。作者对待自己加西亚·马尔克斯儿子身份的方式显得诚实且举重若轻。作为对这个家庭一无所知的读者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家人之间充满爱的视线,而非对于声名与利益的看重与贪恋。他看着父亲的目光更接近于任何一个爱着父亲的儿子看着父亲走向死亡、走进那束离开尘世的光的目光,这种目光让人非常容易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