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義德(1935-2003),當今世界極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批評傢之一。齣生於耶路撒冷,在英國占領期間就讀於埃及開羅的西方學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3年起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講授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代錶作有:《開始:意圖與方法》、《世界·文本·批評傢》、《東方學》、《文化與帝國主義》、《知識分子論》、《巴勒斯坦問題》等。薩義德還是有名的樂評傢、歌劇學者、鋼琴傢,並以知識分子的身份積極參與巴勒斯坦的政治運動,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辯的代言人。
本書考察瞭貝多芬的《莊嚴彌撒》、讓•熱內的《愛與俘虜》和《屏風》、莫紮特的《女人心》、根據蘭佩杜薩的《豹》改編的電影及托馬斯•曼的《死於威尼斯》等多位藝術傢的晚期作品,探討瞭當他們不如人生最後階段時,如何“由於時代的錯誤和反常”而使死亡徑直進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薩義德認為,本書討論的大多數作品中都充斥著深刻的衝突和一種難以理解的復雜性,盡管它們經常與當時流行的作品形成反差,但是它們恰是未來的先驅,都屬於天纔作品。本書極具啓發性,亦為薩義德的晚期著作。
登临漆黑顶峰的孤独灵魂 王威廉 萨义德在他生命的晚期全力写作一本名叫《论晚期风格》的书,这样的对应关系毫不夸张地说,不禁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回溯萨义德的一生,从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直到晚年论及的晚期风格,其间都有一种文化的勇气令人战栗。...
評分登临漆黑顶峰的孤独灵魂 王威廉 萨义德在他生命的晚期全力写作一本名叫《论晚期风格》的书,这样的对应关系毫不夸张地说,不禁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回溯萨义德的一生,从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直到晚年论及的晚期风格,其间都有一种文化的勇气令人战栗。...
評分本来这部著作论述的是阿多诺音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晚期风格”,即他从对贝多芬的论述中发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萨义德将这种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引申到文学及电影的领域。本来我想这是值得钦佩的一件事,但最近读了阿多诺的原作,陡然发现萨义德的理解有点自说自话。虽说...
評分第一遍看完《论晚期风格》,觉得是个值得发挥的题,开始做起了论文。可是读了第二遍、第三遍后,发现被忽悠了。为什么呢?他整本书写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晚期”(或者说“不和解”),而不存在对风格的诠释。通过对音乐家、小说家、导演、演奏家等等所有人晚期,或者说...
評分第一遍看完《论晚期风格》,觉得是个值得发挥的题,开始做起了论文。可是读了第二遍、第三遍后,发现被忽悠了。为什么呢?他整本书写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晚期”(或者说“不和解”),而不存在对风格的诠释。通过对音乐家、小说家、导演、演奏家等等所有人晚期,或者说...
還好吧
评分對一個僞問題的僞解答,無非是和早期寫的那本Beginnings遙想呼應一把,老頭兒雖然有水準,但有時候實在不能不覺得他文字耽美過頭。
评分當年音樂美學課的時候和老師說起這本書,老師不知道薩義德是誰
评分“要做翻譯,首先要先學好中文。”
评分我承認賽義德的原文就比較難讀,但是翻譯成這樣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難譯完全可以不譯,要譯就彆搬齣一個機器翻譯水平的譯本;請問“這就是《賦格的藝術》的作品如此經常不怕麻煩的要阻撓以教學法為定嚮的賦格程序之精確性的原因”是神馬意思?!想讀的同學還是找原文來讀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