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期风格

论晚期风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萨义德(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19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起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代表作有:《开始:意图与方法》、《世界·文本·批评家》、《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巴勒斯坦问题》等。萨义德还是有名的乐评家、歌剧学者、钢琴家,并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参与巴勒斯坦的政治运动,为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辩的代言人。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爱德华·萨义德
出品人:
页数:182
译者:阎嘉
出版时间:2009-06
价格: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1136
丛书系列:萨义德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萨义德 
  • 音乐 
  • 文学理论 
  • 文化研究 
  • 艺术评论 
  • 文学 
  • 文化 
  • 晚期风格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考察了贝多芬的《庄严弥撒》、让•热内的《爱与俘虏》和《屏风》、莫扎特的《女人心》、根据兰佩杜萨的《豹》改编的电影及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等多位艺术家的晚期作品,探讨了当他们不如人生最后阶段时,如何“由于时代的错误和反常”而使死亡径直进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萨义德认为,本书讨论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充斥着深刻的冲突和一种难以理解的复杂性,尽管它们经常与当时流行的作品形成反差,但是它们恰是未来的先驱,都属于天才作品。本书极具启发性,亦为萨义德的晚期著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始终认为,晦涩不仅是一种美,它甚至是一种美德。保持着对事物含混、纠结而犀利、纠缠不清但却永不妥协的追究姿态,应该是我所理解的晦涩之美的最高境界。 如果真有“晚期风格”的话,那它应该也是晦涩的一种,或者说具有晦涩的一面,而它的另一面种可能是和谐、澄明——看...  

评分

本来这部著作论述的是阿多诺音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晚期风格”,即他从对贝多芬的论述中发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萨义德将这种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引申到文学及电影的领域。本来我想这是值得钦佩的一件事,但最近读了阿多诺的原作,陡然发现萨义德的理解有点自说自话。虽说...  

评分

登临漆黑顶峰的孤独灵魂 王威廉 萨义德在他生命的晚期全力写作一本名叫《论晚期风格》的书,这样的对应关系毫不夸张地说,不禁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回溯萨义德的一生,从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直到晚年论及的晚期风格,其间都有一种文化的勇气令人战栗。...  

评分

本来这部著作论述的是阿多诺音乐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晚期风格”,即他从对贝多芬的论述中发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萨义德将这种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引申到文学及电影的领域。本来我想这是值得钦佩的一件事,但最近读了阿多诺的原作,陡然发现萨义德的理解有点自说自话。虽说...  

评分

我始终认为,晦涩不仅是一种美,它甚至是一种美德。保持着对事物含混、纠结而犀利、纠缠不清但却永不妥协的追究姿态,应该是我所理解的晦涩之美的最高境界。 如果真有“晚期风格”的话,那它应该也是晦涩的一种,或者说具有晦涩的一面,而它的另一面种可能是和谐、澄明——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觉得要不就是我理解力太差,要不就是翻译出了问题……

评分

这个翻译简直不能忍啊!!

评分

论文式的翻译笔法。能看完的都是因为有任务吗?

评分

貌似很牛,我没读懂

评分

本版本翻译校对皆差,严重伤害阅读快感。晚期风格中萨义德把持一种令人战栗的文化态度。 萨义德所谓的晚期风格,与自然生命有关,又不是变老或死亡的直接结果,是处理自身与时间抵牾的一种态度。我记得在《格格不入》中,萨义德曾以“不必人地皆宜、宁取格格不入”为结束,这或许是对回归自身的“晚期风格”的最好注解。最后说明一下,给四星完全是我自己的领悟力,翻译校对绝对是太差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