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意图不是为了将文学理论的遗产作一个简单的清理和了断,我们也不主张对双方的根本性分歧作更加简单的折中、调和。因为,与其认可这种廉价的处理方式,我们宁可认同“片面的深刻”。当然,我们也要对各种偏执倾向保持警惕,特别是当文艺自主论渐渐演变为“文艺本体论”,并且以一种矫揉造作的学究气和装腔作势的专家态度断言“语言即一切”,“文本之外一无所有”,并且津津乐道于语音、语调、韵律、节奏、能指、结构的条分缕析,而根本无视作品最基本的思想情感、内容意涵以及作者的思虑、不平、关切、梦想的时候。
徐 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文艺学与美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与基础诗学、文化研究与比较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出版《美学新概念》、《艺术新概念》、《基础诗学》、《批评美学》等学术著作11种,发表论文两百多篇。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多项,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复印资料》等多次转载。
沈语冰,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与观念史,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并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译有约翰•伯格《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安内特•因斯多夫《弗朗索瓦•特吕弗》等。主编“艺术与观念”译丛。
在20世纪末,布鲁姆使得关于文学本质的古老论战达到了最新的形式。这场论战是在他与他认为的“怨恨学派”之间展开的。所谓“怨恨学派”,他是指那些文学的文化研究者们,那些结构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后殖民批评者。在他看来,这些人正在肆无忌惮地解构文学经典...
评分在20世纪末,布鲁姆使得关于文学本质的古老论战达到了最新的形式。这场论战是在他与他认为的“怨恨学派”之间展开的。所谓“怨恨学派”,他是指那些文学的文化研究者们,那些结构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后殖民批评者。在他看来,这些人正在肆无忌惮地解构文学经典...
评分在20世纪末,布鲁姆使得关于文学本质的古老论战达到了最新的形式。这场论战是在他与他认为的“怨恨学派”之间展开的。所谓“怨恨学派”,他是指那些文学的文化研究者们,那些结构主义者、女权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和后殖民批评者。在他看来,这些人正在肆无忌惮地解构文学经典...
评分基本上这是一本初学者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慢慢读下来而且获益良多的书。我一个朋友说,本来以为自己肯定读不下来这种东东,结果居然读下来了。我总结一下它有几个好处吧,一是排版设计。同时我也在读另外一本高校编的类似文选,但是那本又小又厚,装帧和排版设计可不是一般的...
评分理想国(卷十)——诗人的罪状 柏拉图 诗学(节选) 亚里士多德 美的分析论(节选) 康德 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序论) 黑格尔 悲剧的诞生(节选) 尼采 传统与个人才能 艾略特 艺术 卡西尔 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 霍克海默阿多诺 为什么写作? 萨特 艺术作品的...
自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文学理论分为两条路,一条注重文学的“模仿”,也就是文学之真,认为文学是真理的揭示、存在的解蔽;另一套注重文学的“迷狂”,也就是文学之美,认为文学是神灵的附体、心灵的契合。真与美是文学理论最大的争论之一,也是文学自主论与的功能轮的争论。
评分选编这种文献功德无量,很适合我这种中等学生。正因为中等,所以最后几位大佬如罗蒂、伊格尔顿的东西就暂且搁置。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懂文艺学理论,哲学,称不上顶级的知识分子。
评分终于看完了。选择的文本从《理想国》的摹仿论开始,亚里士多德对戏剧形式的重视,康德不带利害的愉悦,黑格尔美是真理的感性展现,尼采现实和艺术边界的取消,酒神式的迷狂和着魔,艾略特冷静的理性作诗方式,卡西尔的具体化多样可能性的形象符号,阿多诺对刺激欲望的文化工业的厌恶,萨特的作为写作本质和艺术品价值的自由,卡夫卡类似痛苦分娩的发现真理之创作,海德格尔的真理已经自行置入其中的作品,普鲁斯特创作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区分,里尔克和自身同一的深切凝视,昆德拉和纳博科夫某种固执的写作理念,罗兰巴特对自由的语言的追求……懒得写了。总之选的基本都是精华,最后一篇伊格尔顿的总结看得让人产生几分悲观,前面的文论对作品的价值都是肯定的,而到现在所谓景观社会价值无处可寻。不过他还是认同理论对人文价值的保存作用,几分宽慰
评分讨厌一切的文艺理论 尤其是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 为艺术而艺术 和 为真理而艺术 之争
评分终于看完了。选择的文本从《理想国》的摹仿论开始,亚里士多德对戏剧形式的重视,康德不带利害的愉悦,黑格尔美是真理的感性展现,尼采现实和艺术边界的取消,酒神式的迷狂和着魔,艾略特冷静的理性作诗方式,卡西尔的具体化多样可能性的形象符号,阿多诺对刺激欲望的文化工业的厌恶,萨特的作为写作本质和艺术品价值的自由,卡夫卡类似痛苦分娩的发现真理之创作,海德格尔的真理已经自行置入其中的作品,普鲁斯特创作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区分,里尔克和自身同一的深切凝视,昆德拉和纳博科夫某种固执的写作理念,罗兰巴特对自由的语言的追求……懒得写了。总之选的基本都是精华,最后一篇伊格尔顿的总结看得让人产生几分悲观,前面的文论对作品的价值都是肯定的,而到现在所谓景观社会价值无处可寻。不过他还是认同理论对人文价值的保存作用,几分宽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