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论著的基础是一九二七年在爱丁堡大学心理学研究班小组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论悲剧的快感》。
该书是朱光潜先生的博士论文,从悲剧是如何产生快感开始,引入布洛的“距离说”来谈悲剧的创作和欣赏,再展开对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面对各派权威学者得出的悲剧快感理论,朱光潜总能找到他们打盹儿的时候,当凡人还在为自己的研究找理论基础时,大神已经在删拔大要了...
评分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年轻时在法国留学时写的博士论文,之后又对其进行扩充与改写,原文是用英语写作,后由张隆溪先生翻译,由于影响力之大,之后一版再版,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者与读者。虽然是年轻时代思考,但是其内容却体现出朱光潜先生学术思想的成熟,思考之深刻,见识之广...
评分老实说,没有深厚的希腊古代悲剧、近代悲剧和一定的哲学基础,根本就吧应该翻开这本书。可是既然翻开了,总是要硬着头皮看下去的。就好像那个《月宫》里的小子,将房间内几十箱书的每一个字都看完。 总结是,年轻时代的朱先生才华横溢,傲视群雄。而自己却虚度了那么多的光阴。
评分什么叫审美经验呢?审美经验是为了它自身的原因对一个客体的观照。一个人一旦处于在诗人的时刻,即处在审美观照的时刻,便不可能同时又做一个 实际的人和科学家,而必须放弃自己实际的和科学的兴趣,哪怕是暂时的。 在审美的时候,整个意识领域都被孤立的对象所独占,处于类似...
评分佛教认为,人生来便是吃苦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于是,于生命无穷尽的痛感中寻求快感,使得悲剧审美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同情和隔岸观火的安全感。我们既满足于在别人虚构的故事里投入真实的情感留下自己的泪,又丝毫不被剧中的苦难所伤。因此,悲剧的美一...
将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称为悲剧的确是一种谬解,但并不能说悲剧一定不能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关联。悲剧审美的距离感可能来自于诸如希腊戏剧那样的身份距离,也可能来自于时代距离比如曹禺的雷雨。前者是震慑人心而充满距离感的恐惧和怜悯,后者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情。我并不觉得心理快感和审美快感有什么冲突或矛盾的地方,就像一个观剧者可能同时是旁观者类型和分享者类型一样。
评分悲剧啊,快感啊!!!
评分唯物之前
评分朱光潜先生早期的论文,可以看做他早期美学思想的观念,分析了悲剧快感以及快感的心理构成,同时又把悲剧和宗教哲学进行对比分析,对西方的悲剧美学逐一分析并且进行扬弃。同时对比后来的《西方美学史》,这部早期的著作少有马克思主义的痕迹,甚或将唯物主义和悲剧美学对立起来,非常值得研究!深受启发。
评分道德不道德,正义还是邪恶,这些真的都无关紧要。说到底控制人类的是痛感和快感,高级动物而已。身而为人我们别无他法,就让酒神原始的苦难融入到日神灿烂的光辉里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