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概念史導論

時間概念史導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459
译者:歐東明
出版時間:2009-01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57974
叢書系列:中國現象學文庫·現象學原典譯叢
圖書標籤:
  • 海德格爾
  • 哲學
  • 現象學
  • 時間
  • 時間研究
  • 西方哲學
  • 現象學運動
  • 海德格爾(Martin·Heidegger)
  • 時間哲學
  • 曆史思想
  • 概念史
  • 西方思想史
  • 時間理論
  • 認識論
  • 思想史
  • 文化史
  • 哲學史
  • 跨學科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德文版的主要文本來源是馬丁•海德格爾1925年夏季學期的馬堡大學講課稿(由海德格爾本人手書但尚未按音標抄寫)以及經過海德格爾授權同意並增補的西濛•摩塞爾(Simon Moser)的聽課筆記,由佩特拉•耶格爾(Petra Jaeger)負責整理、編輯並於1979年初版問世(本譯本所依據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本書是海德格爾劃時代巨著《存在與時間》的第二稿,同時又被認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獨立的代錶作。

1925年夏季學期,馬丁•海德格爾在馬堡大學開辦瞭一個每周四學時的係列講座。在課程預告中,該講座的標題為“時間概念史”,副標題是“關於曆史和自然的現象學引論”。本書就是講座的主要內容:第一章:現象學研究的興起與初步突破;第二章:現象學的基本發現,它的原則和對其名稱的闡明;第三章:現象學研究的初步成型和對現象學的一種既深入其裏又超齣其外的徹底思考的必要性。

著者簡介

譯者簡介:

歐東明,男,四川蓬安人,1961年齣生。1983年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係,199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現在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工作。近年從事研究的領域主要為:印度宗教與哲學、現象學以及二者之間的思想性關聯。

圖書目錄

導言 講座的課題及其探索方式
第一節 作為科學對象域的自然和曆史
第二節 以時間概念史為綫索的關於曆史和自然的現象學引論
第三節 講座的大綱
準備性部分 現象學研究的意義和任務
第一章 現象學研究的興起與初步突破
第四節 十九世紀下半葉哲學的形勢。哲學與科學
a)實證主義的立場
b)新康德主義——從科學論立場重新發現康德
c)對實證主義的批判——狄爾泰對於人文科學獨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爾班和李凱爾特對狄爾泰問題的膚淺化處理
c)哲學作為“科學的哲學”——作為哲學基礎科學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的學說)
α)弗蘭茨·布倫塔諾
β)埃德濛德·鬍塞爾
第二章 現象學的基本發現,它的原則和對其名稱的闡明
第五節 意嚮性
a)作為體驗之結構的意嚮性:對此的揭示和初步闡明
b)李凱爾特對現象學與意嚮性的誤解
c)意嚮性本身的根本樞機
α)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自在自足的存在者(寰世物、自然物、物性)
β)感知中的被感知者:被意嚮狀態的方式(存在者的被感知狀態,親身具體的一在此之特徵)
γ)關於意嚮性基本性嚮之為Intentio(意嚮行為)與Intentum(意嚮對象)之共屬一體的初步闡明
第六節 範疇直觀
a)意嚮式意指與意嚮式充實
α)自證作為呈示性的充實
β)明見作為自證性的充實
γ)真理作為呈示性的自證
δ)真理與存在
b)直觀與錶達
α)感知的錶達
β)簡捷的和多層的行為
c)綜閤行為
d)觀念直觀行為
α)防止各種誤解
β)這一發現的意義
第七節 先天的原初含義
第八節 現象學的原則
a)“朝嚮事情本身”這一座右銘的意義
b)現象學自我理解為對先天的意嚮性的分析性描述
第九節 對“現象學”這一名稱的闡明
a)對這個名稱各構成成分源本含義的闡明
……
第三章 現象學研究的最初成型和對現象學的一種既深入其理又超齣其外的徹底思考的必要性
主乾部分 時間現象的分析和時間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對研究領域的準備性描述,藉此顯露時間現象
第一章 植根於存在追問的現象學
第二章 通過對此在的初步闡釋厘定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 由此在的日常狀態齣發對此在進行最切近的闡釋
第四章 對之中-在的更為原始的闡釋:此在的存在即為牽掛
編者後記
附錄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里面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人格主义倾向。这点戳到了我。胡塞尔的人格即“各种体验关联所具有的统一体结构”,说白了,就是意识的先验结构,它在原则上完全不同于生活世界中变动不居的存在者。胡塞尔也是在这里走了笛卡尔的路子。我想海德格尔是在批判整个唯心主义体系...  

評分

里面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人格主义倾向。这点戳到了我。胡塞尔的人格即“各种体验关联所具有的统一体结构”,说白了,就是意识的先验结构,它在原则上完全不同于生活世界中变动不居的存在者。胡塞尔也是在这里走了笛卡尔的路子。我想海德格尔是在批判整个唯心主义体系...  

評分

里面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人格主义倾向。这点戳到了我。胡塞尔的人格即“各种体验关联所具有的统一体结构”,说白了,就是意识的先验结构,它在原则上完全不同于生活世界中变动不居的存在者。胡塞尔也是在这里走了笛卡尔的路子。我想海德格尔是在批判整个唯心主义体系...  

評分

本书作为海德格尔1925年于马堡进行之现象学讲义之讲稿之整理,为切入前期海氏思想脉络之重要文本。不同于“存在与时间”之携哲学皇帝之气势直言哲学之历史对存在问题之视而不见,本书以约1/3的篇章对现象学进行细致和精密的解说,获得存在问题课题域之探讨可能性及必然性,导引...

評分

里面海德格尔批评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人格主义倾向。这点戳到了我。胡塞尔的人格即“各种体验关联所具有的统一体结构”,说白了,就是意识的先验结构,它在原则上完全不同于生活世界中变动不居的存在者。胡塞尔也是在这里走了笛卡尔的路子。我想海德格尔是在批判整个唯心主义体系...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太懂什麼現象學,不過那句科學的本體就是現象學,我深以為然。

评分

不太懂什麼現象學,不過那句科學的本體就是現象學,我深以為然。

评分

可惜最後沒有講完。對現象學的討論那一部分真是重要,還有從鬍塞爾的現象學轉嚮此在的現象學,對此在的生存結構的探討,作為存在與時間的二稿,也很有獨特的重要性和價值。

评分

主要是看海德格爾如何解釋鬍塞爾。其餘內容都在《存在與時間》裏瞭。

评分

隻讀瞭解釋現象學的“準備性部分”,後麵是存在與時間的草稿,沒啥讀的必要。
翻譯不太好,譯名譯得不妥的、與通行譯法差彆很大的、前後不一緻的,很多。需要對照德文版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