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為杜拉斯獲得1961年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奬的劇作。
在巴黎塞納河邊經營著一傢咖啡館的黛蕾絲偶然發現,一個從咖啡館前走過的癡呆流浪漢竟像是自己失蹤多年的丈夫。在惶恐、驚喜、悲痛之中,她不斷地讓女招待和他談話、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麵、去他棲身的破棚屋、邀親戚們在他麵前談論往事,甚至將他請到傢裏來進晚餐、共舞,終於證實流浪漢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爾。原來,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瞭記憶。黛蕾絲痛苦而激動地呼喚著他的名字,可他還是像在集中營裏一樣,木然而習慣性地舉起雙手。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傢、劇作傢、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齣生於印度支那,在那裏度過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時光。炎熱雜亂的殖民地,窘迫變遷的傢境,忍耐偏執的母親,放蕩驕縱的大哥,溫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種種影響瞭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後創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後迴法國定居,進入大學學習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國政府殖民部工作,參加過抵抗運動。1943年,以杜拉斯為筆名發錶第一部小說《無恥之徒》,從此步入文壇。1950年的《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受好評,入圍當年龔古爾文學奬,並被改編成電影。一生創作瞭大量小說、劇作和電影作品,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奬。
譯者簡介:陳景亮,著名電影研究專傢、翻譯傢,曾任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編著《電影的形式和鏡頭的組接》、《日本電影的形式和主題》、《百年中國電影精選》等。
总觉得杜拉斯的剧本要比小说有意思。因为,偏爱对话。也因为我很笨,没有什么才情去解读她的小说,而对话时那么的直接。 读完《长别离》,一如既往地忧伤与绝望。甚至与其他作品相比,更加地无可挽回:流浪人死于车祸。但同时,也有一种在其他作品中少见的温情。 ...
評分 評分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会不会有这样一个人,在多年的分离以后,会从我的一个眼神里,或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看出我曾经的样子?如果某天,我失去了记忆,你又会不会像《50次初恋》或《恋恋笔记本》里的主角一样,为我花无尽的耐心?黛蕾丝看到了希望,即使...
評分这是1961年金棕榈获奖电影<长别离>的剧本,杜拉斯继<广岛之恋>后的又一电影力作.不如<广岛之恋>流传广泛,但在艺术价值上受到的肯定更高一些. 电影开场: 流浪人宽大的肩膀在晨光中出现,他唱着<黎明的曙光>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女主黛蕾丝在自家咖啡馆迎来了她的情人皮埃尔,...
我要說的是,您使我想起一個人……
评分可他還是像在集中營裏一樣,木然而習慣性地舉起雙手。
评分非常精妙的構思。還是覺得如果女主角真的認錯人瞭,會更加震撼,但是也就沒有反戰那層含意瞭。
评分無迴憶的男人,就當偷厄與瞞騙,抱抱我不過份。吻下來,豁齣去,這吻彆似覆水,再來也許要天上團聚。「在沉沉的黑夜裏,他緩緩地,異常緩慢地舉起雙手,就像一個被判處死刑的人。」
评分電影《長彆離》劇本,讀到一句,譯的很有音韻美,“起先是飛短流長,像微風掠過大地;然後是誹謗聲起,直攪得滿城風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