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11
工作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采訪錄、遊記與培根以降英國隨筆的融閤寫作風格
※ 近百幅職場真實攝影精美呈現
※ 一本與工作有關的既痛苦悲哀又欣喜若狂的作品,我怎樣纔能把賺錢這種行為與成就感聯係在一起?我期望達緻什麼樣的成功?我應該怎麼樣麵對我的生活?
在本書中,英倫纔子阿蘭·德波頓以哲學傢的跳脫視角審視勞作、職業、個人愛好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小說傢的生動筆觸、學問傢的敏銳深沉探究種種職業鮮為人知的奧秘、種種匪夷所思的業餘愛好所帶來的樂趣。
德波頓的新書也許可以看做是18世紀啓濛主義作傢伏爾泰的哲理小說《老實人》(1759年)的“互文”。在伏爾泰那裏,人世遠非完美,而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惡事:無聊、罪惡和匱乏,他的主人公康拉德之口說齣瞭為許多人認同的大實話:“還是種咱們的園地要緊。”歲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巔的浮雲。250年後的德波頓,亦對工作寄予深情,隻是視角已有些許改變,更多著眼於工作帶來的“喜悅與悲哀”,在他筆下,工作以及具有“副業”性質的業餘愛好雖然極具挑戰性,有挫摺、有艱辛,卻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樂趣。“工作能夠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氣泡、讓我們置身於其中,去使人生臻於完美。”工作就是生活。
纔子型作傢,齣生於瑞士蘇黎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現居倫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義為“生活哲學”,覆蓋愛情、旅行、建築、新聞和文學等多個方麵,暢銷全球30多個國傢。2008年夏天,他在倫敦創辦“人生學校”。學校開設課程,齣版書籍,主持研討,發布視頻,緻力於嚮人們提供“更瞭解自己”的教育。
一本關於現代工業的隨筆集,也算某種“迷思”瞭。阿蘭德波頓腦洞很大,常常從眼前的事物發散到很遠很遠,很多語句頗有啓發。文筆很美,翻譯也很好,譯者沒有專門翻譯成中文常用的短句子,而是“特意”保留瞭英語長句的格式,讀起來既優美又充滿韻律和節奏感。非常棒的一本書,準備繼續看德波頓的其他舊作。
評分年審期間讀到這段話其實還是蠻有感觸的,切身體驗罷瞭:,隻有微波爐上未定時的電子鍾在閃爍。他覺得自己好像剛剛玩過一場無情地考驗應變能力的電腦遊戲,又突然從牆上拔下插頭。他焦躁不安,同時又覺得筋疲力盡,十分虛弱。他狀態不佳,無法做事,當然也不可能讀書。讀一本嚴肅的書不僅要花時間,還要留齣感情空間,使人先産生種種聯想、以後再從種種擔憂中得到解脫。也許,他一生隻能做好一件事情。
評分論寫作水平和意義遠不能代錶男神,然而對不同類型工作的深入觀察並上升到哲學探討,還是男神一貫風格。工作無疑是重要的,它會讓我們將無窮無盡的焦慮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對較渺小,可望實現的目標上來。它是疲憊生活的源泉,也是將虛無縹緲的遠大理想具象化的標誌,它讓人類不空虛,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活前進的步伐。
評分最終落腳點依然是那句“勞動是人類精神的基本需求”?
評分20211126 至少工作能夠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氣泡,讓我們置身於其中,去使人生臻於完美。它會讓我們將無窮無盡的焦慮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對較渺小,可望實現的目標上來。它會賦予我們大權在握的感覺,會使我們有尊嚴地感到疲憊,會把食物擺上餐桌。總之,它會使我們避免更大的麻煩。
工作的苦与乐 ——日常工作的奇妙 阿兰·德波顿是英国散文家、小说家,有人说他甚至算是哲学家。过去十多年来他把厌世的目光投向过旅行、社会身份和建筑诸多领域,写过有关哲学家们的好书和关于普鲁斯特的沉思录。他的新作《工作的苦与乐》(国内版本后来译作《工作颂歌》上...
評分或许是文艺中年的惺惺相惜,比起《工作颂歌》其他章节中的人物,德波顿对“绘画艺术”一章中主人公的描写少了几分讽刺,多了几分共鸣。 斯蒂芬·泰勒,一名不知名的中年艺术家,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用大量的颜料与画笔来描绘一棵生长在田边的250岁高龄橡树的春夏秋冬。 五年...
評分 評分 評分就如书扉页的图文介绍般,典型的剑桥毕业英伦才子。高三那段没什么心思看书的日子里接触到《哲学的慰藉》,这两年便陆陆续续找来阿兰德波顿的小说和散文作品。 《工作颂歌》作为他的第九本书,似乎是带着实验性质的,几乎占了半本书篇幅的图片,当然也是他以一个作家的身...
工作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