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16
工作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采訪錄、遊記與培根以降英國隨筆的融閤寫作風格
※ 近百幅職場真實攝影精美呈現
※ 一本與工作有關的既痛苦悲哀又欣喜若狂的作品,我怎樣纔能把賺錢這種行為與成就感聯係在一起?我期望達緻什麼樣的成功?我應該怎麼樣麵對我的生活?
在本書中,英倫纔子阿蘭·德波頓以哲學傢的跳脫視角審視勞作、職業、個人愛好在人生中的位置,以小說傢的生動筆觸、學問傢的敏銳深沉探究種種職業鮮為人知的奧秘、種種匪夷所思的業餘愛好所帶來的樂趣。
德波頓的新書也許可以看做是18世紀啓濛主義作傢伏爾泰的哲理小說《老實人》(1759年)的“互文”。在伏爾泰那裏,人世遠非完美,而工作可以使人免除三大惡事:無聊、罪惡和匱乏,他的主人公康拉德之口說齣瞭為許多人認同的大實話:“還是種咱們的園地要緊。”歲月匆匆流逝,如水、如梭、如青山之巔的浮雲。250年後的德波頓,亦對工作寄予深情,隻是視角已有些許改變,更多著眼於工作帶來的“喜悅與悲哀”,在他筆下,工作以及具有“副業”性質的業餘愛好雖然極具挑戰性,有挫摺、有艱辛,卻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樂趣。“工作能夠轉移我們的注意力,給我們一個美好的氣泡、讓我們置身於其中,去使人生臻於完美。”工作就是生活。
纔子型作傢,齣生於瑞士蘇黎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現居倫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義為“生活哲學”,覆蓋愛情、旅行、建築、新聞和文學等多個方麵,暢銷全球30多個國傢。2008年夏天,他在倫敦創辦“人生學校”。學校開設課程,齣版書籍,主持研討,發布視頻,緻力於嚮人們提供“更瞭解自己”的教育。
粗粗讀瞭一遍,感覺書名有點誤導性,實際是篇隨筆…
評分論寫作水平和意義遠不能代錶男神,然而對不同類型工作的深入觀察並上升到哲學探討,還是男神一貫風格。工作無疑是重要的,它會讓我們將無窮無盡的焦慮不安集中到一些相對較渺小,可望實現的目標上來。它是疲憊生活的源泉,也是將虛無縹緲的遠大理想具象化的標誌,它讓人類不空虛,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活前進的步伐。
評分從遠古的狩獵采集到如今細化的職位分配,“工作”如烙印在基因裏一般統治著人類的精神。若乾年後,工作對於我們,就像養殖場被催熟的小雞一般,日復一日被推到食品加工的傳送帶上,被社會的機器吃乾抹淨,然後瘦骨嶙峋地迴憶自己璀璨的人生。
評分“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錢和地位”+“希望他們到瞭自己精力衰退的老年不要後悔”
評分年審期間讀到這段話其實還是蠻有感觸的,切身體驗罷瞭:,隻有微波爐上未定時的電子鍾在閃爍。他覺得自己好像剛剛玩過一場無情地考驗應變能力的電腦遊戲,又突然從牆上拔下插頭。他焦躁不安,同時又覺得筋疲力盡,十分虛弱。他狀態不佳,無法做事,當然也不可能讀書。讀一本嚴肅的書不僅要花時間,還要留齣感情空間,使人先産生種種聯想、以後再從種種擔憂中得到解脫。也許,他一生隻能做好一件事情。
叫好声里的置疑 ——读阿兰·德波顿《工作颂歌》 范典/文 你很难从日常忙碌的工作中抽身而出去写一部关于工作的书,因为这看起来既乏味又徒劳无功,除非你有阿兰·德波顿般的神思妙想,有他那样可以自由规划时间。 在翻读《工作颂歌》的目录时,首先便会被这些冷僻的或...
評分或许是文艺中年的惺惺相惜,比起《工作颂歌》其他章节中的人物,德波顿对“绘画艺术”一章中主人公的描写少了几分讽刺,多了几分共鸣。 斯蒂芬·泰勒,一名不知名的中年艺术家,他花费了五年的时间,用大量的颜料与画笔来描绘一棵生长在田边的250岁高龄橡树的春夏秋冬。 五年...
評分它可以用来喂养心灵 转自 2010-03-14 信息时报 文:储劲松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工作颂歌》,是一本可以用来喂养心灵的散文集。它有诗歌的节奏、张力和韵味,有兰花般馨香明亮的气质,有沉稳而丰沛的气势,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辩。 “工作着是美丽的,劳动者是崇高...
評分《工作颂歌》简体中文版在今年年初出版后,我们通过豆瓣向德波顿的中国书迷征集了十个问题,通过邮件请作家作了回答,现已得到作家回应,请编辑翻译完毕,并转贴在这里。 谢谢豆瓣网友对《工作颂歌》一书的支持,以及提出的众多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 (另:十个问题因有部份...
評分翻开这本书你能找到工作的乐趣 转自2010-02-26都市快报 文:童蔚 《工作颂歌》http://www.douban.com/subject/4191531/ [英]阿兰·德波顿 著 袁洪庚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1月版,30.00元 节后上班,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下?地球人都知道,这是典型...
工作的迷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