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大多数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以国家为个案,本书却讲教派作为个案,在作者看来,宗教改革引发了一场波及广泛的深刻规训过程,可以称之为规训革命。这场变革大大增强了近代早期国家的权力,其影响在信奉加尔文主义的若干欧洲地区最为深远和彻底。这一观点兼具福柯与韦伯的色彩,堪称对近代国家形构最富原创性和启发性的研究。
本书入选美国社会学会前会长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评选的2000—2012年十大社会学理论著作。
菲利普·S. 戈尔斯基,耶鲁大学社会学与宗教研究教授、比较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曾获美国社会学会理论议题设定奖、最佳比较历史社会学论文奖以及科学研究宗教学会最佳论文奖,在历史社会学领域的贡献享誉世界。
本书萌芽于我在哈佛大学西蒙·沙玛(Simon Schama)教授的“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文明”本科课程上所写的学期论文。在那篇论文中,我讨论了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的规训权力(disciplinary power)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研究及其对荷兰资本主义的启示。...
评分本书入选美国社会学会前会长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评选的2000—2012年十大社会学理论著作。 《规训革命》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做出了雄心勃勃、见解不凡的探寻,并时有深刻的洞见。这部重要著作将历史社会学家的关注点放到宗教在欧洲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上,...
评分本书萌芽于我在哈佛大学西蒙·沙玛(Simon Schama)教授的“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与文明”本科课程上所写的学期论文。在那篇论文中,我讨论了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的规训权力(disciplinary power)理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研究及其对荷兰资本主义的启示。...
评分磕了一周,才勉强把中文版代序一章读过,我这般年纪,已经会承认有些书是自己完全读不懂的,比如康德与黑格尔,有些书则是翻开目录就完全懂了的(此处不复赘言),但此序挺一言难尽,介于似懂非懂之间,便成了近期最难读的一篇。 承认自己似懂非懂,并不是坏事。似懂,证明和作...
评分极为流畅的政治宗教社会学著作,前言佶屈聱牙,正文晓畅通达(可能是因为博士论文)。 政治史的书写往往比较直接,所以很多时候感觉中间依旧有一些链条没有验证的论证下来。但是作者非常直接指出论证过程中,材料的不足和影响的不明显,多次强调宗教仅仅是原因之一,只不过因为太久被忽视而专注于宗教之上。我很佩服和喜欢这种直接
评分从韦伯和福柯的理论切入,在国家理论中,bringing the religion back in,提前预定为2021年度好书 ps:本文思路清晰,逻辑顺畅,译者的名字就是翻译质量的保障
评分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让我感受到社会学方法魅力的书。。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历史社会学著作,重新审视了宗教在欧洲现代化演进中的重要甚至核心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文版作者自写的代序在方法论层面捍卫宏观比较历史分析,也十分值得一读。
评分译文整洁,原作清晰晓畅。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战争中心论之间开辟国家兴起的宗教维度考察。以两种既有学说难以解释的荷兰与普鲁士入手提出论断,辅以大量历史资料爬梳,终章呈现出“规训”多层次意涵。长篇导言对理解历史社会学颇有帮助,也对理解批判实在论有所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