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408
译者:姚向辉
出版时间:2021-1-31
价格:7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04986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国历史
  • 社会不平等
  • 经济不平等
  • 贫富差距
  • 阶级固化
  • 种族歧视
  • 政治制度
  • 历史分析
  • 社会问题
  • 美国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种姓不能用来解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虑种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得主十年巨著

○权威作者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的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是普利策奖得主、波士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TED视频播放量超100万,奥巴马亲自为其颁发美国国家人文奖章。

○奖项认可

已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Goodreads年度读者选择奖(历史类),被《纽约时报》《时代》《华盛顿邮报》《出版人周刊》《柯克斯书评》《财富》等权威媒体选为年度好书。

○文本扎实

威尔克森前作《他乡暖阳:黑人大迁移史》曾获美国图书评论家奖等数十项大奖,还被《纽约时报》《纽约客》亚马逊、《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多家媒体网站列入2010年最佳书籍清单。《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在前作采访1000余人的基础上写就,威尔克森亲自前往德国、印度实地寻访考察,耗时十年才完稿。

◎剖析美国种族问题与阶级矛盾

从《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了解美国历史上对人类等级高下制度性的随意划分,发掘美国社会社会冲突的根源:

为什么种族问题是美国的顽疾?美国何以分裂至此?

Black Lives Matter(黑命贵)运动为何如此激烈?

种族冲突如何影响了美国大选?

2042年,白人将不再是美国的大多数人群,美国将如何应对种族矛盾?

◎2020国际超级畅销书,亚马逊霸榜!

2020年秋季现象级畅销书,上市至今全球销量近100万,从未跌出亚马逊畅销榜前10

这个秋天,全球都在读这本书了解美国!美亚超12000人评论/4.8分高分,Goodreads近20000人评价/4.63分!

美国最顶尖精英都在读,奥普拉、普利策奖得主特雷西·基德尔等众多名人推荐,Netflix宣布开始《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的影视改编

★内容介绍

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媒体评论

自1996年起,我一共推荐了86本书,《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就是第86本。在我推荐的书里,从未有一本书比《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更重要。……我自己买了500本《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然后把它们寄给每一个(我认识的)美国的政府官员,最顶尖的市长、企业CEO还有大学教授们。了解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理解种姓真正的含义至关重要,对这些领导美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奥普拉(美国著名主持人)

一出版即成为经典,一部能改变读者内心世界的书。

——《纽约时报》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美国社会的不公。

——《时代》

对种族主义、制度化的不公的全面审问……威尔克森在她的书页里激活了历史,并将历史的恐怖和可能性都公之于众。

——《卫报》

威尔克森在方法和行动上都勇敢、清晰和诚实……将威尔克森的思想推广到当代美国成了一项令人不安的举动,这恰恰证明了她的正确性以及种姓制度在社会中的深刻影响……

——《旧金山新闻》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将激发读者思考和感受什么是平等。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提供的美国式政治正确标准下观察、叙述和分析,从特定的角度揭示了美国的现实。这只是这本书妙处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美国现实的激进批判者们的道德热情和修辞能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对于实现对公共议题的引领和对公共话语的建构,这本书堪称范本。美国的不平等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不只是白纸黑字的答案。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西方史纲》作者)

美国与印度一样也有种姓制度?看起来触目惊心的说法,却成为伊莎贝尔·威尔克森解释美国社会矛盾的依据。你可以认同,也可以嗤之以鼻,但它毕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框架,从美国历史谈起,一步步剥茧抽丝。它注定让美国人不安,也让美国人庆幸——因为批判精神仍在。

——叶克飞(作家)

作者简介

【作者】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Isabel Wilkerson

·普利策奖得主

·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得主,奥巴马为其颁发奖章。

·TED演讲视频播放量超100万

·曾任《纽约时报》芝加哥分社社长,现任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

·前作《他乡暖阳:美国大迁移史》被《时代》杂志评为21世纪10年代十大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曾获数十项图书大奖,包括:

乔治·波尔克奖、林顿历史奖、希尔曼图书奖、安妮斯菲尔德·沃尔夫非虚构类图书奖、斯蒂芬·安布罗斯口述历史奖、新英格兰非虚构类图书奖、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奖学金、独立文学奖、霍雷斯·曼·邦德图书奖、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最佳文学处女作形象奖、赫斯顿·赖特非虚构类图书奖……

【译者】

姚向辉

翻译爱好者。主要译著有《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全能侦探社》《教父》《克苏鲁神话》等。

顾冰珂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编辑、译者。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永冻土里的病毒与竞相升腾的热浪
第一章 病原体的新生
第二章 老屋与红外光
第三章 一个美国“贱民”
一套看不见的程序
第二部分 人群区隔的随意建构
第四章 一部长期上演的戏剧与种姓在美国的出现
第五章 “白人为我制造的容器”
第六章 人类的衡量标准
第七章 穿过德里的浓雾,对照印度和美国
第八章 纳粹和种姓的加速蔓延
沉默之恶
第三部分 种姓的八大支柱
种姓的基础:我们不满的来源
第九章 支柱一:神圣化
第十章 支柱二:承袭性
第十一章 支柱三:内婚制
第十二章 支柱四:纯洁性
第十三章 支柱五:职业等级制度
第十四章 支柱六:非人化和污名化
第十五章 支柱七:残暴化
第十六章 支柱八:等级固化
第四部分 种姓的触手
棕眼与蓝眼
第十七章 荒谬的角色分配
第十八章 支配种姓的地位危机和最高等级的不稳定性
第十九章 承受世界之罪孽的替罪羊
第二十章 缺乏安全感的阿尔法,以及欧米伽的存在目的
第二十一章 种姓对日常生活的侵犯
第二十二章 底层种姓存在之必要
第二十三章 末位焦虑:洪水泛滥的地下室中的沙丁鱼
第二十四章 美国种姓制度的早期实地研究
第二十五章 萨奇·佩吉与荒谬的种姓制度
第五部分 种姓制度的后果
仇恨的狂欢
第二十六章 种姓制度不可避免的自恋倾向
第二十七章 黑色卷发的德国女孩
第二十八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与低等种姓的生存
第二十九章 等级制度边界上的突击部队
第三十章 皮质醇、端粒和种姓的致命性
第六部分 反弹
第三十一章 种姓制度剧本的改变
第三十二章 转折点与种姓的复苏
第三十三章 种姓的象征
第三十四章 选票中的民主
第三十五章 种姓制度的代价
第七部分 觉醒
第三十六章 扯断圣线
支配种姓的激化
第三十七章 心灵是最后一道防线
结语 一个不存在种姓的世界
致 谢
注 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种姓: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一书探讨了美国的种姓制度,提出了一些相当尖锐的观点。 种姓制度本身更知名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但是作者的观点是美国也存在存续时间非常久的种姓制度,即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她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被允许取得的成就。 这一种姓制度并没有因为法律...  

评分

评分

A disappointing and frustrating reading experience. The book does not at all structurally examine the root cause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aste/racial hierarchy systems, and instead takes an anecdotal approach to endlessly demonstrate the manifestation of ...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坚持翻完所以不打星了,单看前面五章的内容和写作方式,就能感觉到这是一本写得太浅的书,跟散文似的。毕竟畅销书,也拿畅销做卖点,我还指望它能带点儿什么关于这个世界以及人类,再不济也是美国的新思考呢?确实不该期望太高。

评分

乍一看有些标题党,但用种姓来重新framing美国种族-阶级不平等问题的确十分贴合现实,言辞的锐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深沉的愤怒,而这是那些白人学者书写的同主题著作中所看不见的。How does it feel to be a problem?杜波依斯的灵魂之问还是要让“低种姓”的群体来回答更合适,或许也只有他们有资格回答。

评分

即使没有上升到制度,书里描述的现象现实中也屡见不鲜

评分

读了70%先来打个分吧,非常粗浅。与其叫《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不如叫《美国不平等的事实罗列》。把美国不平等和种姓制和反犹主义放在一起,却没有把根本问题“歧视”细讲(事实上歧视真是随便一个difference就可以促发的集体行为)。总之就没想到这么多友邻标记的一本书却如此令人无语。(我也反思自我,为什么看纳粹/苏联解体的事实如此悲愤,但看见黑人被私刑的历史却觉得过于繁多,可能就是由于而且感受不到作者想要借由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者是这本书并不会有促进改善分裂,反而会加剧分裂

评分

读了70%先来打个分吧,非常粗浅。与其叫《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不如叫《美国不平等的事实罗列》。把美国不平等和种姓制和反犹主义放在一起,却没有把根本问题“歧视”细讲(事实上歧视真是随便一个difference就可以促发的集体行为)。总之就没想到这么多友邻标记的一本书却如此令人无语。(我也反思自我,为什么看纳粹/苏联解体的事实如此悲愤,但看见黑人被私刑的历史却觉得过于繁多,可能就是由于而且感受不到作者想要借由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者是这本书并不会有促进改善分裂,反而会加剧分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