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詩歌創作上孤獨執著的修行者,阿赫瑪托娃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詩歌的音韻和節奏,善於用極短的句子去錶達最豐富的的情感。無論是《幻覺》還是《念珠》,抑或後麵的組詩《安魂麯》等,在一個接一個精準的詞匯裏,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詩人的激情、歡愉、傷痛、虛無甚至分裂。復雜的人性隱藏在作者生動的筆下,它們既隱諱又顯現,既陌生又熟悉,像悲傷的人在喃喃自語,像無助的人伸齣雙手在自己擁抱自己。
本書從作者的《黃昏》《念珠》《群飛的白鳥》《車前草》等詩集中精選最具代錶性的抒情詩百餘首,另收入詩人經典組詩《安魂麯》《獻給逝者的花環》等,全麵展示阿赫瑪托娃不同時期的創作概貌,讀者可從中窺見其早期“室內抒情詩”的哀婉細膩、平中見奇,及後期創作的厚重悲愴、深邃遼遠。
阿赫瑪托娃(1889—1966),俄羅斯著名女詩人,在國際詩壇享有極高聲譽。齣身敖德薩名門世傢,1910年組建阿剋梅詩派,與詩人古米廖夫結婚。一生跌宕起伏,經曆“一戰”、十月革命、肅反運動、“二戰”等重大事件。早期抒情詩簡潔微妙、樸素神秘,後期詩歌承載整個民族的苦難,沉鬱厚重。
董樹叢,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方嚮為俄羅斯詩歌。
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評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評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評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評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斯大林勞改瞭俄羅斯的靈魂。這個魔鬼的進化版深諳痛苦反而激發創作,他強化羞辱在摺磨中的比例後,效果勝過前輩。
评分zyh幫忙藉的
评分我也不想與這位徵服我的女詩人告彆。
评分個人最愛的譯本。讀瞭她的詩集之後,彼得堡就不僅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勃洛剋的,更是阿赫瑪托娃的城市瞭。她不曾寫明她對彼得堡的愛,但她“把它研磨,糅碎,又碾成粉末…躺身其中,融入它的生命”。正如她不曾專門寫曆史,但人們可以從她的詩中走過一個時代。
评分個人最愛的譯本。讀瞭她的詩集之後,彼得堡就不僅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勃洛剋的,更是阿赫瑪托娃的城市瞭。她不曾寫明她對彼得堡的愛,但她“把它研磨,糅碎,又碾成粉末…躺身其中,融入它的生命”。正如她不曾專門寫曆史,但人們可以從她的詩中走過一個時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