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攻击”的行为,从生闷气、不理不睬、说反话、冷战、消极不配合、摆臭脸,到开玩笑似的调侃、指桑骂槐、意有所指的讽刺等等,不一而足。
“被动攻击”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当人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或害怕爆发冲突时,就会以这种表面和气却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诉求与隐藏的愤怒。
临床专门研究“愤怒管理”逾二十年的安德烈娅医师,在本书中,赋予“被动攻击”清楚的定义,并指出“被动攻击”的种种特征,最终提出八个自我转化的钥匙,带领读者一步步将“被动攻击”转为有效的沟通,帮助我们突破关系的僵局。
[美] 安德烈娅·勃兰特 (Andrea Brandt) 美国知名婚姻家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研究“愤怒管理”领域逾二十年的专家。致力于教导大众觉察并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融合了正念的实践。发表文章见于《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和《亲子教养杂志》(Parenting Magazine),著有《你生气,为什么不明说?》(8 Keys to Eliminating Passive-Aggressiveness)《正念地老去》(Mindful Aging)等书。
文/沐恩佳音 曾经有一段时间,佳音看见我和沐恩说话或者嬉闹时,她就非常生气,故意摆着臭脸说我偏心沐恩,动不动就发小脾气,有时候还把自己反锁在屋里。 每次等她冷静之后,我都会认真地与她沟通,耐心地问她:为什么突然就生气?是什么事情让她不高兴了?怎么做她才会开心?...
评分 评分 评分我父母都不被动攻击,但高中班主任深谙其道,现在造成我有点被动攻击,一定改
评分我要好好学习
评分情绪觉察,CBT,正念,非暴力沟通
评分有时作者陈述的视角是被动攻击者,有时又是受害者,角色得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切换。所以阅读的时候会有点凌乱。摆不清自己的位置。
评分读完之后,立马有效果。面对不喜欢的人,我好像更有力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