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熟人

陌生的熟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杨华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30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1
价格:4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832795
丛书系列:重新发现中国
图书标签:
  • 都市情感
  • 家庭伦理
  • 人际关系
  • 情感纠葛
  • 生活百态
  • 成长
  • 婚姻
  • 现实
  • 治愈
  • 悬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冲击着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熟人社会,“人情”“面子”等观念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塑了我国农村的新面貌和新常态。作者以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结合观察与发现,深入思考,重新审视过去学者所提出的种种有关中国农村研究的论点,并试图就目前农村产生的现实治理问题予以探索和解答。

作者简介

杨华,1981年生,湖南郴州人。社会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民阶层分化和县乡治理研究。

目录信息

序 言

一 熟人社会什么样子?
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 / 9
“血缘共同体”与“关系共同体” / 17
为什么南方农民“不看新闻联播”? / 25
熟人社会交往的公共性问题 / 33
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想象 / 43

二 农民交往如何展开?
农村人情值多少钱?/ 59
怎样才能成为“自己人” / 69
“气”与农村老年人自杀 / 88

三 农民活着为哪般?
南方村落为什么很少杂姓村民? / 97
村落生活中的面子 / 105
农民要怎么“过日子” / 115
农民怎样使日子过下去? / 125

四 农村妇女怎样生活?
婆媳关系几回合 / 133
农村妇女要怎样活着? / 148
婚姻中的归属与爱情 / 158
农村妇女为自己“立法” / 170
那些涂脂抹粉的农村中年妇女 / 180
农村留守妇女不弱势 / 186
一个农村年轻女性自杀的个案分析 / 193

五 乡土社会往哪变化?
熟人社会在陌生化 / 201
传统仪式在衰弱 / 209
代际关系何以失衡 / 217
农村纠纷性质在变化 / 225
“自己人”的纠纷怎么调解 / 233
农民何以迎法下乡 / 243

六 农民家庭怎么分化?
兄弟为什么会竞争 / 253
竞争压力何以传到老人身上? / 262
农村血缘地缘关系在瓦解 / 271
不同地区农民分化的差异 / 275
农村中的去阶层分化现象 / 284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城里人彼此交流比较少,下班后各回各家,不串门,不相互请客吃饭,业余时间没有太多联系,工作中也基本是公事公办,下班后关起门,各过各的生活。就不像以前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大院子住的很多人家,大家还是联系很多,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会和大家...  

评分

文图 / 左叔 中国人对于某些社会议题,会有一些“天然”的关注度,比如说农村问题。往上数三代,我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从中而来,却又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之中,慢慢地脱离它具体而微的现实表现,与之产生了一些新的隔膜,就像杨华先生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破的状态:“陌生的熟人”。 ...

评分

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城里人彼此交流比较少,下班后各回各家,不串门,不相互请客吃饭,业余时间没有太多联系,工作中也基本是公事公办,下班后关起门,各过各的生活。就不像以前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大院子住的很多人家,大家还是联系很多,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会和大家...  

评分

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城里人彼此交流比较少,下班后各回各家,不串门,不相互请客吃饭,业余时间没有太多联系,工作中也基本是公事公办,下班后关起门,各过各的生活。就不像以前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大院子住的很多人家,大家还是联系很多,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会和大家...  

评分

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人,会发现城里人彼此交流比较少,下班后各回各家,不串门,不相互请客吃饭,业余时间没有太多联系,工作中也基本是公事公办,下班后关起门,各过各的生活。就不像以前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大院子住的很多人家,大家还是联系很多,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会和大家...  

用户评价

评分

2021.11.15@office。最近上海的天气像复制粘贴般明朗动人,读这种乡土文学会想到“梁鸿”,想到梁庄,作为一个北方人,耳闻目睹过许多这种以姓氏为冠的村庄名,在作者看来,其实北方村庄更像是“两条腿”走路的关系综合体,要同时处理内外部的关系,新闻联播在北方的收视率较高也可以解读为对于公权力的期待。其实我的故乡就是文中的那种小城,奶奶去世时的“主事”仍然在,但也肉眼可见地即将消失于洪流中。不觉得这些仪式有多么让人敬畏和怀念,人们不缺仪式,缺的是彼此的真诚和没有“996”时男人们的打牌,女人们的寒暄,孩子们的嬉闹。

评分

太多说理了,而且同样的现象,解释起来不如前人研究的精辟,有点食之无味。

评分

看到很多人推荐,但没有预想中的精彩。内容是作者的随笔,阅读起来有点学术的意思,却又不是严谨的学术思路和表达。整体而言,作为对二十一世纪乡土中国思想观念方面的观察和表述可以作为大众对乡村的初步了解。因为书中只是将个别乡村的现象作为个例分析,而庞大的中国农村,远不是这几个特例可以表达完整的。

评分

一些鲜活的经验。第四章与第六章最佳,了解当下农村妇女和农村。

评分

胡乱致敬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