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意]英格丽·罗西里尼
出品人:未读
页数:416
译者:宇华
出版时间:2020-12-1
价格:7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11639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自我认知
  • 个人成长
  • 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人生规划
  • 自我提升
  • 内省
  • 价值观
  • 幸福感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西方文化史。“认识自我”这句格言,最早出现在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代表人类自我意识的启蒙,直到20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今天,都深深影响着西方文明的进程。西方人个性是如何形成的?西方文化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模样?在本书中,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罗西里尼探索了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过程,她以横跨历史、艺术和心理学的方法,引用大量艺术品,向大众讲解了自我与艺术、个人与历史的关系,讲述西方人“认识自我”的历程。

编辑推荐:

★哥大艺术史权威学者沉淀多年,写给大众读者的文化史入门力作,简体版首度引进。西方人为什么觉得自己最重要,不听劝,不信权威?本书用心理分析法来为你呈现。

★上溯3000年欧洲古代史,小到一个人、一群人,大到欧洲五大明时代的国家、民族对自我的心理认知,怎样凝结成无数精美的建筑、绘画、文学、哲学和影响至今的政体?

★为什么荷马史诗的主题是男人的自我成长?为何《神曲》出自但丁的狂妄自大?罗马共和国的雕像体现了什么政治思想?为何米开朗基罗死之前会把年轻的自己放在《创世》的画面角落?

★《科克斯评论》2018年度好书 /《书单》《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星级推荐,美亚读者一致好评,打出4.5星。

作者简介

英格丽·罗西里尼 (Ingrid Rossellini),哥伦比亚大学文艺复兴史专家,生于艺术世家,是好莱坞女星英格丽·褒曼和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的长女,对西方古典文化浸染多年。她在哥大取得意大利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哥大、纽约大学、哈佛、普林斯顿等高校任教

目录信息

引 言
第一部分 古希腊
城邦的诞生
两种城邦文化:斯巴达与雅典
理性、荒谬与自大的危机
赫西俄德和世界的起源
英雄理想
希腊艺术:理性与激情
从神话到哲学的发展
毕达哥拉斯:神圣理性与灵魂不灭 理性的西方与“不理性的东方”
古典时期的辉煌与矛盾
戏剧、修辞学、哲学的成就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与希腊化时代
第二部分 古罗马
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与神话
奥古斯都和罗马帝国:权力与政治大戏
奥古斯都的继任者
帝国的衰落
圣奥古斯丁的双城
第三部分 中世纪早期
理性的消亡
艺术的象征话语
一种新词汇的诞生
拉丁化的西罗马与希腊化的东罗马
修道院的发展
从反传统运动到拜占庭艺术的辉煌
查理曼大帝和欧洲封建主义

第四部分 中世纪晚期
举步维艰的势力平衡
城市和大学:新文化时代的开端
II新的情感激发新的艺术
教皇和皇帝的战争
财富与权力,贫穷与谦卑
人的价值复兴
文化日渐世俗化
集大成者但丁与《神曲》
第五部分 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意大利的城邦
彼得拉克的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政治与艺术
辉煌之城佛罗伦萨
伟大的洛伦佐及其宫廷
幻想破灭与犬儒云集
罗马文艺复兴:荣耀,或者一团乱麻
新教改革与罗马大劫掠
米开朗琪罗与《最后的审判》

结 语
致 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西方人文艺术史。信息量大,却不难读。 之前啃大部头的《希腊史》和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系列都是半途而废。而这本书将西方文明的进化历程沿着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时间线梳理得非常清晰。虽然时常引用前人经典,却丝毫...  

评分

评分

评分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西方人文艺术史。信息量大,却不难读。 之前啃大部头的《希腊史》和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系列都是半途而废。而这本书将西方文明的进化历程沿着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时间线梳理得非常清晰。虽然时常引用前人经典,却丝毫...  

评分

本书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需要调动自身极大的专注度,看起来也会很艰涩,因为不小心一句具有哲学的文字会被自己省略过去,文中出现大量含有哲学和直击人心的文字,需要反复的研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一本好书会因为反复的研读,随着心境的变化,收获不同的果实: — 救赎这...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神话到人,到从人中抽象出理想的完美样态以期定格上升,到夸耀自己或政治宣传,到以一种非直观的模糊的朦胧的非人视角的创作对象,最终在政治的多方角力中酝酿出寻回失落的人的视角的某种“重生”。说是艺术史,主要集中在视觉的美术创作,却涉及更多的关于此呈现背后的政治及思想状态的源流;讨论“自我”的历史,却好像多次在迷雾中偏航直到重生的时刻来临又在结语重提关于“我”的观念。“人生是一门关于谦卑的冗长课程”,关于“自我”的节制对于“自我”或许亦举足轻重。另,提到节制,后两章的编校错漏实在不加节制。

评分

英格丽褒曼与罗西里尼的双胞胎女儿中的老二更为著名,继承了母亲的美貌,是平模与演员。双胞胎中的老大就是本书作者,哥大教授,在多所学院教授文学与意大利电影,是更乐于在学识智慧中汲取爱与生活本质的那一位。这是一部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长达千年的大众西方美学艺术史课,“认识自我”是理性之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格言,行过不同时代的人类思想文化,探索人类更加理性前行的进步价值。

评分

我们真的是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多少艺术家,哲学家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观,宇宙的深刻领悟最终却换来了酷刑,被剥夺了生命。最后的后记是对整本书的思想的点睛之笔。想做个框架图总结。好看!!!

评分

没想到是作者是女神英格丽·褒曼的女儿,很有才华的作者,作者的妹妹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也是很优秀的演员,父母的教育真的太成功了。

评分

人类的存在就是为了找回自己,走上真正的回归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