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蒋宗强
出版时间:2021-3-1
价格:68
装帧:
isbn号码:97875217286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工作
  • 职业规划
  • 意义
  • 人生价值
  • 自我实现
  • 职场感悟
  • 心理学
  • 励志
  • 成长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的无限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

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认为自动化有可能彻底改变人与工作的关系,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Human Being”的转化,才是他写作本书更真切的建议。

作者简介

[英] 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时,带着满腔的冒险精神离开校园,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喀拉哈里沙漠,成为布须曼部落发展计划的志愿者。在攻读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再次返回布须曼族群开始人类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创作出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须曼人》。

苏兹曼目前担任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他曾获得剑桥大学“英联邦史末资非洲研究奖学金”,并于2013年建立了智库“人类”(Anthropos),致力于运用人类学研究成果解决当代社会和经济问题。

目录信息

序 言//III
第一部分 工作的起源//001
第一章 活着就是为了工作? //003
第二章 闲散的手和忙碌的嘴//021
第三章 工具和技能//041
第四章 火的好处//067
第二部分 低欲望的原始生活
第五章 富足的原始社会//091
第六章 非洲森林里的幽灵//107
第三部分 在田间辛苦劳作//131
第七章 跳崖的考古学家与早期农业发展//133
第八章 宴会和饥荒//155
第九章 “时间就是金钱”//175
第十章 早期机器工业与工人反抗//195
第四部分 城市化的人类//215
第十一章 明亮的灯光//217
第十二章 无穷欲望的弊端//233
第十三章 人才之战真的合理吗? //255
第十四章 社畜之死//281
第十五章 智能技术的挑战//303
结论//319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有记者在乡下看到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问他:“你活着最想做什么?”答:“放羊。”那羊儿养大了后干什么?“卖钱。”卖得的钱又做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之后呢?“生娃。”生了娃又做什么?“放羊。” 这有时被用来嘲讽乡野之地的淳朴或愚昧(取...  

评分

Why should I let the toad work Squat on my life? Can't I use my wit as a pitchfork And drive the brute off? ——Philip Larkin 'Toads' 新卢德主义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是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的。最初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  

评分

评分

“10000年前的人类祖先每周仅工作17小时,而现代人每周工作40小时。” 人类为什么要工作?工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人类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了? 不管是996到头秃的大厂程序员、朝九晚五的机关公务员、还是富士康流水线上的装配工人,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有工作意味着可以获...  

评分

阅读一本在自身认知范围以外,所要叙述的主题又容易让人产生抵触心理的书籍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在本书中,作者詹姆斯·苏兹曼向我展示了高超的论述技巧和新颖的观点,让“工作”这个现如今和“996”、“内卷”、“过劳死”甚至“福报”紧密捆绑一起的中性词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四星给大量的史料考究给细节,如果就深度和社会层面拷问来讲只能给三星。很多结论不甚清晰,散落在文中需要自己去找。

评分

为什么要从开天辟地讲起……

评分

对未来稀缺性的焦虑,只是农业社会留下的ptsd?

评分

读中信的译本,一定要先看英文标题“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不然容易对书有错误的预期。这书可太难读了,主要讲历史而非意义。

评分

读中信的译本,一定要先看英文标题“Work: A history of how we spend our time”不然容易对书有错误的预期。这书可太难读了,主要讲历史而非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