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尺规

大地上的尺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巫怀宇
出品人:铸刻文化
页数:228
译者: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795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几何学
  • 数学史
  • 尺规作图
  • 古希腊数学
  • 数学哲学
  • 数学普及
  • 科学史
  • 数学文化
  • 大地测量
  • 数学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哲学之使命在于揭示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那些普遍构造,作为世界构造中最为坚实的部分,它们的力量常是日用而不知的。诸力量经由理性知其界限,并将自身区分于原理上相异的其他力量;诸理性经由哲学知其界限,并将自身区分于原则上相异的其他理性。

本书的每篇文章都力图展示一些确定的原则,以及这些原则之间的相互关联;同时,每篇文章中都有相当篇幅是关于人类不可能清楚明白地知道什么,或哪些词汇不可能被有意义地使用。因此本书既展示了一些坚固的语义和确定的原则,也为确定知识的领域划出了界限;对界限的勾画即是对其外的留白的勾画,因此也肯定了人类的可能性与自由。

作者简介

巫怀宇(微博@旧常识),1987年生,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英语文学硕士、杜伦大学欧洲早期近代史硕士,南京大学西方哲学博士。学术兴趣广泛,主要集中于现代哲学、道德哲学和17—19世纪西欧史。 曾于人文艺术杂志《诗书画》任编辑,译有《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

目录信息

【前言】
【一】时间的一千道河床——论历史理解与历史编纂
1、殊别的对象与公共的意义
2、历史理解中的自然理解
3、意识形态的分析与共情
4、心智史的诸方面
5、文本解释与作者意图
6、作为历史之一部分的科学史
7、历史中的连续与断裂
8、历史网络中的诸因诸果
9、历史中的偶然与规律
10、历史重要性与历史编纂中的道德预设
总结
【二】机器能思想吗?——技术时代的逻辑与直觉
1、机器人现象
2、人工与自然
3、物理语言与“生命”
4、逻辑与物理
5、物理还原主义与条件反射
6、物理决定论与心物平行论
7、量子泛心论假说
8、理性与直觉
结论
【三】大地上的尺规——关于诸“美”与诸“艺术”的哲学研究
1、价值直觉的语言
2、价值直觉的诸尺度
3、形而上学与“无关利害”之美
4、现代意识形态中的“美”
5、“美”的虚无主义历史危机
6、“对幸福的许诺”
7、德性价值的必然性
8、现代艺术的诸意义
9、世界的无言诗
10、此刻的光辉
总结
【四】上升的一切终将汇合——现代哲学中的历史、世界和语言
1、生活世界中的意义与理解
2、现代科学的独立性和整体性
3、现代人性的历史危机及其创造性的可能性
4、哲学的终结与无尽的将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前阵子,“农名工读海德格尔”引发了许多讨论,除了剖析知识和阶级的关系,对这件事的关注中也有一种直接的惊讶:今天还有年轻人这样热爱哲学?哲学曲高和寡,而现今的实用主义倾向和速食文化泛滥,更是让哲学坐上了冷板凳。 巫怀宇(微博@旧常识)是一位热爱哲学的青年学人,...  

评分

前阵子,“农名工读海德格尔”引发了许多讨论,除了剖析知识和阶级的关系,对这件事的关注中也有一种直接的惊讶:今天还有年轻人这样热爱哲学?哲学曲高和寡,而现今的实用主义倾向和速食文化泛滥,更是让哲学坐上了冷板凳。 巫怀宇(微博@旧常识)是一位热爱哲学的青年学人,...  

评分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之使命在于揭示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那些普遍构造,作为世界构造中最为坚实的部分,它们的力量常是日用而不知的。诸力量经由理性知其界限,并将自身区分于原理上相异的其他力量;诸理性经由哲学知...

评分

前阵子,“农名工读海德格尔”引发了许多讨论,除了剖析知识和阶级的关系,对这件事的关注中也有一种直接的惊讶:今天还有年轻人这样热爱哲学?哲学曲高和寡,而现今的实用主义倾向和速食文化泛滥,更是让哲学坐上了冷板凳。 巫怀宇(微博@旧常识)是一位热爱哲学的青年学人,...  

评分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维斯瓦娃·辛波丝卡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之使命在于揭示我们赖以理解世界的那些普遍构造,作为世界构造中最为坚实的部分,它们的力量常是日用而不知的。诸力量经由理性知其界限,并将自身区分于原理上相异的其他力量;诸理性经由哲学知...

用户评价

评分

巫师每年祭出一篇长文章,为了极尽流畅洗练之能,又多次通过中译英、英译中来增删修改,终于迎来出版,恭喜

评分

一和三两部分是疫情前后在微博上追完的

评分

上升的一切终将汇合,很诗意,展现一幅星空般的思想图景:“挖掘人性中某些不会随宗教、形而上学、地域或阶级区隔的衰落而堕落为意识形态的力量,并据此筹划出扭转人性的历史危机的可能性”。谈的是马克思、尼采跟海德格尔,同时也认为他们只是三条理性支路,无法穷尽人的生存论规定。第三章谈“美”,既觉形而上学星空破碎,大地再无“美”之尺规,又觉“美”被语言含混和相对标准笼罩,注定说不清。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有待深化,用谈诗的方式将《林中路》那套搬来了。不喜欢作者刻意压低嗓门的文风,扣一星。

评分

欣赏作者求真求知,对自我的尊重、对读者的不矮化。读的时候笔不离手,画下了很多点悟人的句子。 但,也禁不住想,同样的主题,是否可以写成《刘擎现代西方思想讲义》那样深入浅出呢? 我知道一个更多是介绍性质的,一个则是层层思辨钻深;而语言准确简洁也显然是作者始终追求的,这客观上增加了信息和思辨的密度和阅读的挑战;作者本也不是写给所有人看的,要对很多哲学概念有基础了解,是我不配。 可如果智慧是如此宝贵值得追求,作者也已经选择表达和传播,是否有写得更为易懂的可能?我以为那不会减少思想的纯度,但会要求写作者的思考和表达更为精准。当然,这不是他的必须。

评分

一首长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