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主義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傳統嗎?
★ 自由主義的核心是個人權利嗎?
★ 本書反思和還原被扭麯的自由主義的完整曆史
★ 破除流傳甚廣的錯誤認知
★ 重新思考自由的價值
【內容簡介】
在當今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間中,“自由主義”儼然成瞭一些人的戰鬥口號,也成瞭另一些人嘲諷批判的對象。“自由主義”真是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傳統,核心便是個人權利嗎?
海倫娜•羅森布拉特通過梳理“自由”和“自由主義”從古羅馬時期到當代的詞義演變,以及曆史上圍繞這一詞義展開的各式論戰,破除瞭這一流傳甚廣的錯誤認識。在她看來,自由主義者起初在內心裏都是道德主義者,他們從不拋開公民義務空談個人權利。自由主義被人為地塑造成瞭一種隻關注個人自由的美國意識形態是冷戰和美國全球霸權擴展的産物。這本著作為重新思考自由的價值,以及對自由、民主展開更加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奠定瞭良好的基礎。
【本書榮譽】
《自由主義被遺忘的曆史》是迄今為止這一題材中極具洞見且非常細膩的作品。海倫娜•羅森布拉特的成果卓著,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意識形態討論具有重要意義。
——塞繆爾•摩恩,耶魯大學法學和曆史學教授
這部係統化的概念史大膽且引人入勝,它展示瞭應當如何將自由主義不斷演變的倫理特性作為一個中心議題來討論。這本“被遺忘的曆史”迴顧瞭自由主義傳統與宗教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與其他思想體係的交鋒,使我們不得不重新評價論述自由主義的起源、含義和發展的各種理論。
——艾拉•卡茨尼爾森,哥倫比亞大學拉格爾斯政治學和曆史學講席教授
這本簡明且功力紮實的思想史透過幾個世紀以來有關品格和公共利益的討論迴溯瞭自由主義傳統的演變,法國和德國在其中發揮瞭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關注權利的當代英美自由主義可以看作是對20世紀極權主義挑戰的一種迴應。
——威廉•A•高爾斯頓,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
羅森布拉特這部優秀的作品促使讀者反思自由主義的完整曆史。它還原瞭曆史中被遺忘的諸多元素,並展示瞭我們對自由主義的理解是如何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係列作傢對個人主義的認同所扭麯的。
——傑羅德•西格爾,紐約大學榮休教授
【作者簡介】
海倫娜•羅森布拉特(Helena Rosenblatt),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曆史學教授,是18世紀到19世紀歐洲學術史研究領域的專傢,研究興趣還包括自由主義、共和主義、基督教思想和啓濛運動等。她著有《自由價值觀:邦雅曼•貢斯當和宗教政治》(Liberal Values: Benjamin Constant and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與盧梭一起思考:從馬基雅維利到施密特》(Thinking with Rousseau: From Machiavelli to Schmitt)等。
【譯者簡介】
徐曦白,牛津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博士候選人,澎湃新聞等媒體歐美政治專欄撰稿人,從事公民社會、國傢與社會關係方麵的研究。譯有《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瓶頸:新的機會平等理論》等。
还好吧 ★ 自由主义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传统吗? ★ 自由主义的核心是个人权利吗? ★ 本书反思和还原被扭曲的自由主义的完整历史 ★ 破除流传甚广的错误认知 ★ 重新思考自由的价值 【内容简介】 在当今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间中,“自由主义”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战斗口号,也成了另...
評分 評分本书应为思想史的论著。作者自然是围绕自由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寸步不离,而“被遗忘的”则主要指除美英以外,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德两国“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思潮。读罢总体观感,其一是对于自由主义的诠释可谓众说纷纭,远不像它的对立面譬如极权主义,**主义那么清晰单一。不同的...
評分本书可读性强,篇幅也不算长,翻译流畅,阅读体验上佳。 一言以蔽之,19世纪的Liberal不能翻译成“自由”,20世纪的Liberal更接近“自由”。 我宁愿将19世纪的Liberalism看成某种意义的“进步主义”,有老对手,在19世纪晚期遇到了新敌人(或者说更进步?)。在2010年代,技术...
看到書名,希望讀到一本關於自由主義的思想簡史。後來被告知是一部關於自由主義(詞語)概念的簡史。等讀到這本書後,發現就是一本關於自由主義的通俗曆史讀物,沒有晦澀的哲學論述,沒有枯燥的概念詞語分析,有的是鮮活的人物,激蕩的曆史,清晰的觀念,精彩的敘述,流暢的譯文(幾乎挑不齣錯)。作者寫這本短小精悍的小書,就是要把自由主義拉迴到社會與道德中去,錶明值得提倡的自由主義就應該是社會自由主義和道德自由主義。四星半,遺憾是因為短小通俗,讀來不夠過癮和“燒腦”。
评分感謝社科文獻齣版社的引進,這纔是社科佳作的樣子,不唯上,不媚俗,也不玩兒高冷。自由主義是個敏感話題,非常需要這樣一場從科普到深思的解讀。《烏閤之眾》說民眾的判斷早於常識先行,還沒搞明白情況就開始站隊,就開始互撕,這樣的情況不是少瞭,而是多瞭。比如自由主義,彆打悶棍,先瞭解一些與我們慣性思維相反的事實:自由主義在西方其實活得很難,美國民主黨人不會自稱是自由主義者,因為他們害怕沒人投自己票,右翼人士稱它為疾病和毒藥,天主教和新教常年攻擊,教皇幾乎每年都會敲打它,人們攻訐它帶著“蘇俄味道”並導緻瞭納粹德國的齣現……總之,人們已經忘卻當年自由主義的誓言:不僅愛好自由,要有公民意識,還要慷慨和富有同情心,自由主義是有著遠大抱負的理想,人們被激勵著,努力去實現這樣的理想。
评分非常好的書,理清瞭“自由主義”這個詞語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傢所具有的不同內涵,同時也算是為部分“自由主義者”正名,除瞭近年美國部分自由主義者所提倡的更接近道德墮落的”自由主義“,其他時期的自由主義者都贊成更好的美德,且重視公共利益。“本書中討論的大部分自由主義者在很多方麵存在分歧,但他們都不會支持‘動物性需求’或排斥共同利益,同時他們也都堅信政府的目的是為公共利益服務。”
评分非常好的書,理清瞭“自由主義”這個詞語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傢所具有的不同內涵,同時也算是為部分“自由主義者”正名,除瞭近年美國部分自由主義者所提倡的更接近道德墮落的”自由主義“,其他時期的自由主義者都贊成更好的美德,且重視公共利益。“本書中討論的大部分自由主義者在很多方麵存在分歧,但他們都不會支持‘動物性需求’或排斥共同利益,同時他們也都堅信政府的目的是為公共利益服務。”
评分非常好的書,感覺就是zx想讓我寫的那種文獻綜述——找到那個年代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至於自由主義,是我今年最想要弄清楚的概念之一,留點時間消化一下。不過隱約感覺,無論是原子式的個人主義式自由,還是最初慷慨善良的自由,都挺悲觀的,都不是很信任我們周遭的世界,和苟活在其中的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