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

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黄裕生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1
价格:7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2514862
丛书系列:清华哲学文库
图书标签:
  • 哲学
  • 存在主义
  • 虚无主义
  • 意义
  • 生命
  • 死亡
  • 选择
  • 自由意志
  • 伦理
  • 思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是作者近二十年有关*哲学问题的持续思考与讨论的总结。所谓*哲学问题,也就是哲学中*基础、*恒常,同时也是*困难的那些问题。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沉思篇”,是作者直接面对*哲学问题展开的思考。下篇为“解释篇”,是在上篇基础上对哲学史上一些*重要的哲学家有关*哲学问题的思考的分析、讨论与反思。

作者简介

黄裕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法哲学、比较哲学。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对自由问题的系统研究,确立自由问题在第一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德国哲学以及基督教对 西方哲学的贡献、中国古典哲学的普遍主义精神等领域进行重新研究与探讨。已出版有 《时间与永恒》、《真理与自由》(获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中世纪哲学》(获200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宗教与哲学的相遇》等著作,另有译著及在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哲学史》 《哲学研究》、 《浙江学刊》等刊物上发有论文四十余篇。他的长篇论文《本相与角色的存在论区分: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曾引起学界的激烈争论。

目录信息

上篇思想现场
导论哲学是什么?
一、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是什么”的区分
二、 追问本原与寻求自身
三、 返乡之旅与未来之旅
四、 呼唤虔诚与成就虔诚的科学
第一章思想的区分: 从概念思想到本原思想
一、 何为概念?又如何给出概念?
二、 分别识: “逻辑分析”与“构造综合”的共同基础
三、 同一性: 一切概念思维的基础
四、 让存在: 退守自由的本原思想(维)
第二章世界的界限: 数理科学的限度与人文信仰的空间
一、 人文信仰和人的绝对性
二、 数理科学的界限
三、 人文信仰和数理科学的关系
第三章存在方式的区分: 是与是什么
一、 作为系词的“是”的判断功能何以可能
二、 作为合一的同一问题
三、 思想“是”的“同一”基础
第四章作为存在论问题的真理与自由
一、 传统真理观的核心: 真理的本质就是符合
二、 自由与真理
三、 本质的真理
第五章作为存在论问题的爱: 爱即让自由
一、 爱是一种解放: 从尘世解放而回到自身
二、 爱即是守于自身而让自由自在
三、 爱和亲情的区别与关联
四、 爱与人类的解放事业
第六章自由与差异
一、 现成物与非现成物,直接性与非直接性,
当前性与非当前性的区别
二、 超越性存在: 自由存在
三、 自由: 差异性的前提
下篇历史现场
第七章命名与属名的区分: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及其真理观
一、 本体的区分
二、 第一本体如何进入关联性存在
三、 作为“存在论”的本体学说及其问题
四、 自身同一物和第一陈述
五、 德性伦理和自由的缺失
第八章《存在者与本质》里的第一哲学概念及其关系
一、 本质与存在者、存在
二、 本质与复合本体
三、 本质与单一本体
四、 上帝的本质与存在
五、 本质与属性
第九章斯宾诺莎: 实体说即主体,人即目的
一、 作为实体的神与作为神的实体
二、 一与多,或人与神的关系
三、 人的目的性存在与善恶问题
第十章笛卡儿的“普遍怀疑”与存在论的重新奠基
一、 从“怀疑”到“我思”
二、 “我思”的存在论结构及问题
三、 我思与在场形而上学
第十一章“纯粹理性批判”与存在论问题
一、 作为“基础形而上学”的“纯粹理性批判”
二、 先验综合知识如何可能
三、 作为存在论问题的先验综合判断
第十二章时间问题(上): 奥古斯丁对时间观的变革
一、 物理时间及其给基督教世界带来的冲击
二、 时间的内在化
三、 时间与运动关系的颠倒
第十三章时间问题(下): 康德对感性论的变革
一、 感性的超验化
二、 时间的观念化
三、 康德对感性论变革的意义
第十四章康德论证自由的“知识论进路”
一、 知识普遍必然性的根据问题
二、 理解范畴起源的关键: 纯粹综合与先验杂多
三、 理解“先验杂多”的两种进路
四、 知识的界限与人的自由存在
第十五章不是额外问题的问题: 如何理解上帝?
一、 从理解到“证明”: 托马斯的逻辑之路
二、 康德对“证明”的批判
三、 相遇: 上帝存在的“心学”道路
第十六章绝对的开显: 华夏文化的本原性与未来思想
一、 华夏文化的定位问题
二、 人性的额外力量与存在的跳跃
三、 绝对者在宗教意识里的出现
四、 绝对者在“人文思想”里的自觉
五、 独立之学的确立与普遍性原则的发现
六、 未来的思想事业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多年来对自由的思考有非常明显的第一哲学维度,这本书为这方面的讨论做了一次小结。导论、一、二、三、六、九章似是新写的,其余是对从前文章或书中章节的扩充。作者对自由的第一哲学论证,根基在于区分自在物和自身同一物并论证前者先于后者。后者被理解为概念性的、关系的、角色性的存在方式,其显现和固定预设了与自在物的无所规定的相遇,而相遇又以本原思想“让”出了相遇的“无”的空间为前提。自由即敞开“无”的能力,而倚重概念(有)的哲学就是在有-无之间摆渡,是要经由有限的论证而达于对无限的绝对者的直观。新写章节中,二、三章尤其有启发性。第二章说科学技术限于概念层面,一针见血地在为科学辩护的同时反驳了唯科学主义。第三章则探索了绝对的“是”缘何“需要”有生有死的人才能作为自在物通过时间显明,接近晚期费希特的立场。

评分

真正的自由存在必定是包含着自在于自身的自由,人的真正自由必定是自在的,而人的自在也必定是自由的。自由的存在,就是自己的存在,就是作为自身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才是真正的“诚”。爱就是从由尘世物决定的等级体系中摆脱出来。因为只有既把自己又把他人从这种尘世等级中解放出来,不再从所匮乏或所拥有的尘世物的量去理解、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不自大,不自夸,不嫉妒,不轻易动怒,不喜欢不义。从这种否定意义来说,爱就是一种摆脱-解放:自我解放而解放他人。从尘世物规定的等级关联体系中解放出来,也就是卸下一切角色,回到自身。这个自身之为绝对的自身,就在于它的存在不受任何关联物的决定,而只由自己决定自己。因此,绝对的自身,也就是自由的存在。自由是我们这种存在者自己的位置。

评分

绝好入门书,第一部分手把手教你现象学,第二部分除了亚和斯宾诺莎笛卡尔别的都是专著直接复制来的,比较失望。建议只读第一部分。以及,老黄一向是典型的康德主义者。

评分

第一哲学

评分

可能只有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那两章有点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