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在1945年曾说过:“邪恶的问题将成为战后欧洲知识分子生活的根本问题——就像死亡成为上一次战争之后的根本问题一样。” 而占主导地位的战后欧洲史书的内在主题,却是用一种自怡自乐的甚至抒情的方式来尝试叙述1945年之后欧洲复苏、像凤凰一般再生的故事。
托尼•朱特坦率地提供了一种对晚近历史的个人解说,填补了上述主流叙述的空白。他以敏锐的观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出战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面貌,描绘了人在这段风诡云谲的历史中的活动轨迹。这是长期以来笼罩在沉默里和不在场的故事。现在,作者说:“到了最后下结论的时候了。”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 )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现执教于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世界上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责任的重负》(The Burden of Responsibility,中译本为新星出版社2007年出版)、《未完成的昔日:1944—1956年的法国知识分子》(Past Imperfect: French Intellectuals, 1944-1956)等12部作品。
以这样的翻译质量, 居然能够以精装再版, 简直误人误国. 居然在豆瓣还有8分以上, 也不知道请了多少水军来填坑. 转摘一段书评, 虽然是针对2012年第一版, 但是对这一版仍然有效. " 这些年粗制滥造的翻译书很多,但像《战后欧洲史》这样过分的还真不多见。93万字的两册书差错...
评分p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完全呈现一片悲惨荒芜景象。当时的新闻照片和记录影片显示了大量可怜而且无助的平民在轰炸后破碎的城市和荒凉的乡间跋涉。孤儿们愁苦地流浪,衣衫褴褛的妇女们成群结队地在瓦砾中拾荒。被驱逐出境的人剃光脑袋,集中营囚徒穿着条纹的衣裤,饥病交迫,...
评分最近要是有什麼歷史書是非推不可的話,當屬這四大冊的《戰後歐洲六十年》了。 去年看到第一冊上市時,本來是沒很注意,想說這類書也不少了。不過後來看到譯者,就稍微去查了一下資料,然後就收了,等到全出完才在最近閱讀完畢,果然,沒讓筆者失望。 看東尼‧賈德的這套《...
评分才发现没什么特殊的啊国啊情什么的,其实别的位置都发生过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喜欢那句“审查的不一定是经典”(原文是这样吗?后头查查,这只是自己理解的) 对了,近几日看哈耶克的几篇报告,开始理解撒切尔夫人的一些改革目的了,但还不是很清楚:) PS:这本书的翻译有点儿古...
评分《战后欧洲史》,一部波澜壮阔的欧洲60年变迁史。此前听说这部书,从图书馆找到两卷本,但字很小排得很密,另我这个老花眼者望而却步,直到中信四卷本出版(说实话,装帧很重要,就像人的穿着),买了一套,躺椅上,床头边,断断续续一个多月,仔细阅读了一遍。 我不是历史学家...
那些利维坦爱好者 岁月静好蛆 布鲁塞尔官僚钦点的历史观 总体上还不如马格里布绿二代在马赛斯坦贩毒前的一个响屁来的逻辑自洽
评分内容非常翔实,对于战后欧洲历史也非常有洞察力!
评分了解当代的欧洲,此书很有必要一看
评分力荐
评分力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