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家庭

有限责任家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李雪
出品人:木晷文化
页数:19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1-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342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
  • 李雪
  • 心理学
  • 亲子关系
  • 亲子
  • 教育
  • 好书,值得一读
  • 内心强大
  • 有限责任
  • 家庭
  • 企业管理
  • 财务责任
  • 风险控制
  • 家庭治理
  • 股权结构
  • 法律合规
  • 决策机制
  • 信任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心理学者、畅销书作家李雪,继《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后,又一力作。继续深入挖掘母婴关系与亲密关系的内核,通过更加丰富与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揭示育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指明,我们应该如何觉知并转换思维,解决自身已然存在的问题。

“爱与自由”是在李雪一以贯之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关系中,也体现在界限感上。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守住界限”都是很重要的觉知方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也只能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清醒的“有限责任人”。

整本书共分为六个版块,作者分别从母婴关系、家庭教育、自我觉知等角度,揭露了家庭中存在的诸多隐性或显性的问题,并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见解。

作者简介

李雪,心理学者,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年。创办微信公众号“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她勇于袒露自己,用轻盈而深刻、温暖且尖锐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

目录信息

前言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
第一章 足够好的妈妈
01- 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
02- 不在爱中,就在恐惧中
03-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04- 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是家庭权力斗争
第二章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01- 失败的母婴关系带来虚假自体
02- 虚假自体让孩子耗尽生命能量
03-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04- 触碰真实的世界
05- 成为善意的源头
第三章 平衡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
01- 脆弱自恋的表现
02- 体验痛苦,保持觉知
03- 自恋维度与客体关系维度
04- 臣服于真相,允许一切发生
第四章 与事物的本质链接
01- 抽离剧情,改变惯性模式
02- 讨好的背后是敌意
03- 不在剧情里愤怒
04- 想体验什么,就去创造什么
05- 摆脱控制,保持生命能量
06- 一切外在的冲突都源于内心战争
07- 成功的程度=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人格稳定性
第五章 家庭里的生死能量场
01- 生死能量:父母对孩子的本能灌注
02- 觉察家庭中死本能的传递
03- 保持觉知,守住内在的中心
04- 承认自己对孩子的恨与嫉妒
05- 抛开对错评判,链接事物本质
第六章真相在孩子的感受中
01- 尊重情绪,而非给予规则
02- 匮乏式养育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捆绑
03- 专注是每个孩子本性中潜藏的能力
04- 孩子遭遇重大创伤,父母这么办
后记 做个普通人,可以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彻底放弃控制,让万物如其所是,而不是如我所愿。一切都没有问题,不需要我拯救,也不需要期盼爱人有问题,然后我来拯救,成就我的价值。爱人是成年人,能照顾好自己,需要我的时候,我自然会提供帮助。她不需要我的帮助,并不代表我是没价值的,我不是讨好的机器。她不需要我...  

评分

作为有7个月孩子职场妈妈 我是太太·是妈妈·是儿媳·是大家眼里的女强人 我想做好妈妈 我想成为支持另一半的太太 我看了很多育儿书,想告诉公婆你们都OUT了! 但唯独怠慢了我自己...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你该读这本书 作者李雪,崇尚爱与自由,文字“去脸谱化” 理科生的思维研...  

评分

有限责任家庭是李雪在前两本书之后继续践行爱与自由,特别在家庭亲子关系中如何实现界限即自由,如何回归当下的又一力作。对于不熟悉李雪的理论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显得不够清晰系统,但是对于长期关注李雪的老粉来说很多内容尽管从公众号、微博或课程等已经熟知,但身边再增添一...  

用户评价

评分

李雪的新书,更加强调责任的边界,在家庭中,无论是对父母、对伴侣,还是对孩子,你都只是有限责任,不用怨怼,也不用觉得自己正确而要求对方改正。你的责任,还是看见,看见对方也看见自己。

评分

2019-139【自我成长】 有限责任家庭,孕育持久且无限的爱意。不完美才是常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上策,掩盖或粉饰不完美只会撕裂自己。

评分

两三年前第一次读李雪的书,就特别惊艳,尽管是借着读完《当我遇到一个人》,还是特意买了一本手册,自然地,这边新书就“无脑”的直接拿下,还是很同意她所认为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影响的巨大,只是现在可以稍微更理性的判断整书的内容,而且也并不能完全的苟同。 比如她说到一个场景或常事,亲戚朋友肯定会不恰当的挑逗孩子,但父母因为顾及对方的面子而选择沉默或忍受,是内心深处害怕失去某种关系,而且不愿意冲突,其实很多时候是觉得给予对方尊重,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发生,不能遇到什么事情都释放天性的直接表达,作者判断的这种隐匿的心里实在是太过于放大,不能把成人后所以有的判断选择都归集为儿时的亲子关系。 另,还提到父母不愿意完全听从孩子购买零食,控制孩子的欲望,是因为父母年幼时的匮乏感,不满足孩子是因为嫉妒孩子的轻松得到

评分

「我身边有个朋友如何如何」、「我小时候如何如何」,这种写法让人浑身不适,有一些部分还是可以记一下吧,比如「精神弑母弑父」,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变得明晰,帮助自己摆脱很多成长期特有的烦忧。好吧,看完才知道这是育儿经?

评分

心理学邪书系列三本看完,总得来说主旨就是放过孩子,放过自己;给她自由,治愈自己;不要跟着脑子里的剧情走,觉察你的心。ヽ(≧Д≦)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