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戴高乐、丘吉尔及罗斯福等政治名人推崇的世纪经典
被法国《世界报》列入“改变世界的二十本书”
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美国心理学家墨顿
勒庞的《乌合之众》自1895年出版以来被翻译为二十几种语言,一版再版,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它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群体心态,对人们理解群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备受戴高乐、丘吉尔及罗斯福等政治名人推崇。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被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弗利”,著有《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与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其中1895年出版的这本《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学》是他的代表作,于2010年被法国《世界报》列入“改变世界的二十本书”。
按:这是写给同事看的,因为当时她需要了解这本书的内容,而又来不及通读全书。故我重读一遍,做了这个简单的札记。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部以阅读法国大革命时间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罗伯特•墨顿的序“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写得很好,他提...
评分 评分这本书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但在大众心理学领域,它却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在思想正日益被格式化、工具化的时代中,这样有穿透力的文本实在值得一读再读。 “多数人永远正确”,这是我们经常会产生的误解,因为面对众意,我们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我们确实能感到,在集体的光...
评分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首位外籍CEO古巴人郭思达在纽约宣布,可口可乐更改其行销99年的饮料配方,以新可乐取代老可乐。此举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浪潮。老对手百事可乐在一旁坐收渔利、乐不可支。至6月底,新可乐的销量仍未见起色,可口可乐被迫向市场屈服,宣布恢复老配方的生产。...
评分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P4) “有时,在某种狂...
推荐给无数人,时刻警醒却时常大意,群体中的独善其身较比难……总怕因离群而成另类,中国式人情世故实在累心。
评分忽然想起了《圣经》中那句“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一切早已被前人看透。
评分【2020.25】 虽说群体会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它同样也能展现出尽忠职守、勇于牺牲、公正无私的行为,而且要比孤立的个体更为崇高。荣耀、名誉、宗教和爱国主义的感召对群体中的个人作用十分显著,甚至还会让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群体在受到适当暗示后,会随时为暗示给他们的理想英勇献身。我们也看到,群体只有狂暴而极端的情感,好感会马上变成崇拜,而厌恶一旦产生就会化为仇恨。这些普遍指征已经揭示出群体信念的本质。(我们好像也一样仇恨他们,或者只是看待动物的感觉吧。)
评分(曾经我校新闻学院的必读书,而我现在才读,另一本是《娱乐至死》?) 书名即核心观点,勒庞这本诞生于1895年的经典书目固然有其局限性,但以当时人民革命汹涌澎湃的法国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为研究范本也必然有其典型性。拿这本书来对照疫情言论、AO3事件等等公共舆论事件,非常有意思。
评分虽然“局部”观点偏激,但整体上对于群体的心灵和情绪的论述还是让人为之一振。管理情绪,向内自知自觉,警惕群体癫狂,理解癫狂的群体背后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