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玫是15岁考入大学的「天才」少女、植物学硕士、知乎荣誉作者、畅销书作家。而在本书中她撕开这些亮眼的标签,坦诚讲述了青春期罹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 她以勇气为笔,经验为墨,将患病、治疗、复发的过程,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悲伤、艰辛,可贵的喜悦、安慰,都毫无保留地一一记录下来 。「抑郁」作为一个契机,引发她,乃至更多读者,对于每个人生命中都可能遇见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原生家庭;
亲密关系;
刻板印象;
梦想与现实的冲突;
实现自我的途径与可能面对的压力……
它并不只是一个重症患者的泣诉,也更是一部毫无保留的,既普通又特别的生命传记,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种种心灵困境与成长缩影。而抑郁,在这里也不只是一种病,而是一个人,乃至许多人,生命中都曾有意无意面对过的深渊,铺满前因后果的生长轨迹。
「它需要被挖掘。识别。理解。需要有更多人互通有无后站在一起,发现: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个原因。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原来,我们都已经很努力。」
蔓玫
女,90年代生人。植物学硕士毕业,后从事文创类工作。现为自由职业。
知乎2014年度荣誉作者。曾出版《节气手帖》系列图书。
最近自己也被一些事情烦扰,恰好看到关于这本书的推送,很喜欢它的名字。读完之后发现和书中好几个部分都有共鸣。我曾经有朋友患抑郁症,当时年纪轻,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困倦,为什么会流那么多眼泪,为什么会那么斤斤计较。抑郁症的困苦一定压倒过很多人,也正压在很多人的...
评分一、两颗心的距离是那么远 看完整本书,我的一个感受其实对于作者来说应该是非常残忍的:我觉得作者承受了的“痛苦”并不足以,或者说并不值得她去伤害自己。或者更直白一点讲,这些痛并不应该导致抑郁症,甚至自杀,是作者内心太脆弱、太矫情,内心不够坚强。不管是父母对自己...
评分诗、花、画,或许是很多人结识蔓玫的契机。 知乎的植物板块里远远跑在前端的被关注数,《节气手帖》里温婉的文字、清淡的手绘,却总让我觉得不足以注解这个人。 直到读完这本《抑郁生花》,我才多少了解她为什么总是赞赏风雨里迎难而上的植物,以及文学作品里桀骜的女孩们。看...
评分三年前,在《人物》杂志供职的我曾经通过邮件和蔓玫做过一个采访。我想采访她是因为看了她在知乎的一个回答。在“有哪些让你「心上开出一朵花」的瞬间?”问题下,她讲了自己抑郁症的经历。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现偏差的话,打动我的首先是一个名叫“恶鬼”的意象。她在回答中简...
“所有的药都有简单无害的外表……有一双双无形的手垫在身后,稳重而规律地托着你、拍着你,赋予你一种不知哪里来的轻松平静,却又非常坚实,甚至还带有淡淡的愉悦感。你大可就这样愉悦下去,但最好不要仔细回味——一旦回味,便要发现这样的平静与愉悦均属外来物,并不由我们本身产生。像是一个人觉得冷,于是被送进开着暖气的房间里。是暖和了,四肢百骸是放松下来了,但只要暖气一关掉,你的内核仍然是冷的,仍会一点一点以固有的节奏凉下去,仍没有自我发热的能力。” “我并不想囿于一个柔弱到只能被爱惜被守护的形象,更不想待在学校里。尤其是我自己的学校:原以为一套考卷一纸录取通知书能带我到远方去,脱离这叫我看来疮痍满目的原生家庭。却没想到等着我的,是另一种值得逃脱的生活。” 为作者尽力诚实记录的青春期生活打五星。
评分不是所有抑郁都能开出花,但不能就因此责怪这朵开出来的花吧?希望人心多点善良。
评分抑郁症很难分享写书,因为写书分享的大多数是成功人士反思自己过去是怎样成功,而抑郁症没有成功这样的说法 作者辛苦了
评分从不存在没有体验的理解
评分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9049926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