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人的自我寻求》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Man's Search for Himself
第一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刺激人眼球的观点,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问题是空虚,人们不仅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这种空虚的最大危险是,它迟早会导致痛苦的焦虑和绝望,而且如果不纠正,它最终会导致人类最珍贵的品质无效甚至被排斥...
评分在任何时代,勇气都是人类从儿童时期走向成熟个体的崎岖之路上必须具备的基本的美德。 1. 他区分出两种焦虑: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正常焦虑是人成长的一部分。当人意识到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时,就会产生焦虑。此时重要的是直面焦虑和焦虑背后的威胁,从而更好地过当下的生活。...
评分 评分 评分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最近因为朋友推荐,开始看罗洛·梅和霍尼。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也许这就是大师的著作吧,浅显易懂的语言、贴切生动的故事,让人反思自身,回望来路,也认识所处的世界。 特别是罗洛·梅,在这本书里,他时而引用T·S·艾略特的诗歌,时而抛出一段流行歌曲,...
:B84-066/4895-6
评分无论上帝之城存在于天堂还是人间,智者都将会遵循那座城市的方式而生活,与其他任何东西都没有关系,而且在这么看待它的时候,他就将会井然有序地布置自己的家。
评分速读第一遍~
评分罗洛·梅在写论文的能力上远远不如弗洛姆,差太多了。但是他胜在东拉西扯,漫天撒花,引用大量文学作品,读起来也很有趣味。我觉得罗洛·梅的核心在于“勇气”,指形成自我,面对世界的勇气。在世界上,大部分人是被社会的喜好塑造的,因而他们的喜好也会容易被世界满足。但人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有勇气形成自我,他就会像歪脖子树一样,变得难以在树群里舒适地生存。罗洛·梅的观点形成了心理疗法中最常听到的核心—不要去抗拒自我,不要妄想能回归树群。对抗是没有用的。越是对抗,越是加重身上精神疾病的阴影。一旦走到这一步,只能进一步接受自我,并且积极地去面对世界,调整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么做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罗洛·梅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勇气既然是这么好的东西,由勇气而生的种种痛苦难道是必经的惩罚吗?这不公平
评分关于自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