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礼学研究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陆建华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2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0753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礼学
  • 先秦史
  • 礼学与礼制
  • 儒学
  • 诸子百家
  • 道家
  • 礼俗
  • 先秦
  • 诸子
  • 礼学
  • 思想史
  • 文化史
  • 中国哲学
  • 传统文化
  • 学术研究
  • 历史学
  • 儒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主要内容,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与三代礼乐文化有着血脉联系,皆有丰富的礼学思想。《先秦诸子礼学研究》将先秦诸子置于先秦时期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有别于学界常用的从史学或经学维度研究礼学,而是注重对先秦诸子礼学的哲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既从哲学高度考察和梳理了先秦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代表性人物如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礼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阐发和揭示了先秦诸子礼学思想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影响,又把老子、墨子、商鞅等人的礼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方法探求和剖析了先秦诸子礼学思想的发展脉络、逻辑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作者简介

陆建华

1965年10月生,安徽省长丰县人。现为安徽人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先后求学于合肥师范学校(1982——1986)、安庆师范学院(1988——1990)、安徽大学《1991——1994)、中山大学(1999——2002),1994年获哲学硕上学位,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道家和礼学研究。

目录信息

序 李宗桂
引论 礼学的诞生
第一章 道家之礼学
第一节 老子之礼学
一、批评礼和礼治
二、道主宰天、帝、鬼神
三、学礼方法
四、道治依赖于天子、诸侯王
五、肯定丧礼和祭礼
第二节 庄子之礼学
一、礼是乱之源
二、儒家崇礼的错误
三、礼仪的道家化
四、乐的道家化
五、道中有礼且道为礼源
第二章 儒家之礼学
第一节 孔子之礼学
一、三代之礼的相固与损益
二、为国以礼
三、礼规定德与德支撑礼
四、情礼不可分
五、赞美《韶》、《武》而否定“郑声”
第二节 孟子之礼学
一、肯定礼的价值
二、礼内在于人之心性
三、厚葬久丧
四、肯定“今之乐”
第三节 苟子之礼学
一、礼的政治、人生与形上价值
二、礼为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宇宙之道
三、礼乐同构
四、隆礼重法
第三章 墨子之礼学
一、维护礼的等级性而否定礼的宗法性
二、肯定祭祀之礼并论证其社会价值
三、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而另制墨家丧礼
四、废弃三代礼仪制度而另制墨家礼仪制度
五、批评乐的危害性
第四章 法家之礼学
第一节 商鞅之礼学
一、礼生于“下世”而存于黄帝或三代之时
二、三代之礼各不相同
三、儒家之礼是乱国亡国之源
四、刊有礼的印记
第二节 韩非之礼学
一、维护君臣等级
二、批评德治又归德干礼
三、肯定礼仪又重性轻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郭店儒简之礼学——兼与孔子札学比较
附录二 《礼记》之礼学
附录三 先秦诸子法律发生论
附录四 告子辨析
附录五 告子哲学的儒家归属
后记
补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道家扇了你一个耳光,却不告诉你理由和躲避的方法;儒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统一的规则;墨家扇了你一个耳光,接着开始解构重建耳光这件事情;法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要按每人分情况讨论。就扇耳光这件事情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评分

道家扇了你一个耳光,却不告诉你理由和躲避的方法;儒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统一的规则;墨家扇了你一个耳光,接着开始解构重建耳光这件事情;法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要按每人分情况讨论。就扇耳光这件事情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评分

道家扇了你一个耳光,却不告诉你理由和躲避的方法;儒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统一的规则;墨家扇了你一个耳光,接着开始解构重建耳光这件事情;法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要按每人分情况讨论。就扇耳光这件事情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评分

道家扇了你一个耳光,却不告诉你理由和躲避的方法;儒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统一的规则;墨家扇了你一个耳光,接着开始解构重建耳光这件事情;法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要按每人分情况讨论。就扇耳光这件事情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评分

道家扇了你一个耳光,却不告诉你理由和躲避的方法;儒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统一的规则;墨家扇了你一个耳光,接着开始解构重建耳光这件事情;法家扇了你一个耳光,然后告诉你这件事情应该要按每人分情况讨论。就扇耳光这件事情来说,就是这个样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