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困境

儒家文化的困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萧功秦
出品人:
页数:203
译者:
出版时间:1987-3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6112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儒学
  • 近代转型
  • 近代史
  • 国学
  • 中国历史
  • 2015
  • 1987
  • 儒家文化
  • 中国哲学
  • 文化研究
  • 传统文化
  • 现代转型
  • 价值观念
  • 社会问题
  • 文化冲突
  • 伦理学
  • 中国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工作之后都不读书,每天就看Excel、word和ppt,专业调格式一百年。但从前看到一半的书总得有个收尾吧??于是勉力读,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已经下降了很多很多。忽然想到在云南时候的宁静与专注,发现自己的快感不是接收信息,而是对外界信息的整理、分析和内化,于是打开已经99,86...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怎么理解晚清那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武器时,心理上是怎么认知的。 萧功秦根据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者皮亚杰对人的认识心理机制的研究结果对晚清知识分子的心理进行了解剖,我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作者谈到:“由于传统中国文...  

评分

我觉得作者的视角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儒家文化本身难道没有异变吗?文化是发展变化的,如果在外力之下被扭曲,恪守的习俗被强行改变,心中的信仰被抹杀,甚至古今书籍都被篡改,那么在200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得不到良好的发展进步,反而倒退,还敌不过外来文化的入侵,那是...  

评分

刘锡鸿是萧功秦先生本书中重点剖析的一个“士大夫”的标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柏林公使,曾在光绪二年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英伦。可刘锡鸿“放眼看世界”后,其坚固的国粹立场却未损一分。面对不可抹杀的西方文明,他选择了用固有的“孔孟之道”来解释,最后似乎还真的说...  

评分

道家比儒家有系统性。系统性的另一面就是封闭和保守。儒家则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系统。这个世界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坏人残害好人,有系统性的道家长期被冷落,即使一时得势,也是违背自己的义理主张,正所谓“革命在事实上的成功即是其在理论上的失败”;而没有系统性的儒家呢,...  

用户评价

评分

好老一本书,其中泛教化论、吴可读的倨傲文饰,印象深刻。那吗问题来了,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就天生有泛教化资格?还是因为胜者为王?复杂的是,党国如今也是胜者为王。

评分

好老一本书,其中泛教化论、吴可读的倨傲文饰,印象深刻。那吗问题来了,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就天生有泛教化资格?还是因为胜者为王?复杂的是,党国如今也是胜者为王。

评分

由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开掘中国百多年前为何在近代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未能及时转向(这个转向于今是否已成,我以为都很难说),儒家文化面临的困境有其本身局限所导致的必然性。或许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对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大一统君主专制所需的稳定以致固化的适应性予以进一步确认。有朋友说的好,当代的复儒,若不是脑抽,就是别有用心。

评分

由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开掘中国百多年前为何在近代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未能及时转向(这个转向于今是否已成,我以为都很难说),儒家文化面临的困境有其本身局限所导致的必然性。或许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对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大一统君主专制所需的稳定以致固化的适应性予以进一步确认。有朋友说的好,当代的复儒,若不是脑抽,就是别有用心。

评分

由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开掘中国百多年前为何在近代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未能及时转向(这个转向于今是否已成,我以为都很难说),儒家文化面临的困境有其本身局限所导致的必然性。或许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对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大一统君主专制所需的稳定以致固化的适应性予以进一步确认。有朋友说的好,当代的复儒,若不是脑抽,就是别有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